-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社会互动 讨论:什么是互动?请举例子说明社会互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一般说来,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 第三,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借助媒介发生。 第四,社会互动总是与特定的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互动模式。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拥抱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第五,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形成一定的作用。例如,室友、恋人和夫妻间的互动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 社会互动 二、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学并没有统一的互动理论,长期以来,互动理论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德国的社会学家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的理论对美国的互动论者有着重要影响。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互动内容想对应的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分析。 在美国,形成了一乔治·米德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符号互动论。此外,库利也是美国社会互动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有学者将互动理论与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结构理论一起列为五种主要社会学理论建构取向。有代表性的互动理论包括以下几种: (一)符号互动论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例如鸽子可以作为代表和平的符号,课堂上学生的举手是表示要发言或提问的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表情都是符号。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符号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解释。人类以对某类事务赋予的意义为基础对这一事务发生互动。例如,“点头微笑”表示赞同的意义。但是人们对同一事务赋予的意义有可能不同。例如,儿童对蛇的意义理解有可能不同。 (3)意义产生于互动。例如,儿童对蛇的意义理解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在与蛇的互动过程中赋予的意义不同。 (4)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另一方面,意义的修改也有赖于互动。 (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当别人推我们一下,我们做出反映之前,往往会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6)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例如,如果我们把别人“推”的动作理解为友好的表示,我们就可能形成自己受人欢迎的自我概念。如果将它理解为挑衅,就可能形成受人排斥的自我概念。 符号互动论存在以上共同假设与观点的同时,内部也有重大分歧和争议。当代符号互动论的两个派别: (1)芝加哥派。以布鲁默为代表,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他们认为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和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个案研究、非结构式访问、参与观察等方法来阐释互动过程。 (2)衣阿华(Iowa)派。以库恩为代表,主张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互动。这一学派认为,人的行为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提倡用问卷和态度量表来测量人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名人。1922年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2年起在密苏里大学讲授社会学。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社会学系主任。 1934年起担任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社会学丛书》主编;1941~1952年任《美国社会学杂志》主编;1955年任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1956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62~1966 年任国际社会学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品有《电影和品行》、《劳资关系中的社会理论》、《工业化与传统秩序》、《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 (三)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S版四年级下第二课《只拣儿童多处行》资料.ppt
- 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26《悼念玛丽居里》课件(14张)资料.ppt
- 语文版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课时119张资料.ppt
-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复习资料.ppt
- 语文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指导(含字音)2013.12.21资料.ppt
- 语文课前三分钟。王文博资料.ppt
- 语文六年级上人教版4.12《争画》课件资料.ppt
- 语文七色光五资料.ppt
- 语文五年级上人教新课标7.24《最后一分钟》课件资料.ppt
- 语言测试Week1LanguageTestingIntroduction资料.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