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 容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诊治现状概述 哮喘的中医病名演变 哮喘的病因病机 哮喘的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哮喘的优势 调摄护理 中医治疗哮喘的基础探索 哮喘治疗的中西医优化选择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展望 GINA2006: 哮喘的定义中国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 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哮喘的触发因素 粉尘和大气污染 运动/物理性刺激 病毒感染 心理因素: 如:紧张,激动 药物因素 如:阿斯匹林 、β阻断剂 气候改变 如:冷空气刺激 变应原 尘螨 花粉和霉菌孢子 动物皮毛和皮屑 烟草烟雾 食物、药物 哮喘的发病涉及许多的细胞及炎症介质 哮喘的分级 1.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其应用价值。 2.控制水平的分级:这种分级方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 3.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级: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哮喘治疗原则 长期、规范、持续、个体化 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解挛+抗炎慢性持续期:长期抗炎治疗,控制发作、 降低AHR,避免触发因素 哮喘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抗炎 (以吸入 GCS 为代表) 对症 (以吸入?2 激动剂为代表) 免疫疗法(卡介苗) 哮喘治疗的目标 哮喘的治疗目标 与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哮喘也需要: 长期药物控制治疗 2006年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GINA)明确指出,哮喘治疗的目标是: 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 GINA 2006:哮喘临床控制的定义 哮喘临床控制的定义: 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 无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 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而憋醒 无( 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无哮喘急性加重 ICS/LABA联合治疗: 分子水平的协同互补作用 哮喘的分级 按严重程度 哮喘临床控制 无(或≤2次/周)日间症状 无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 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发作夜间憋醒 无需(或≤2次/周)接受缓解药物治疗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无哮喘急性加重 哮喘控制水平 GINA2006:哮喘管理由以下5部分组成 建立患者/医生间的伙伴关系 发现危险因素,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 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 治疗哮喘急性加重 特殊考虑 建立患者/医生间的伙伴关系 应与医生建立固定的长期合作 便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 便于制定长期管理策略 便于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发现危险因素,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 不要饲养宠物 戒烟及避免被动吸烟 不要在室内放置香水 或香烛 常换床单和枕头 不要铺地毯 评估和监测哮喘-常用哮喘管理工具 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 哮喘控制测试 (ACT): -不但用于医生评估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也用于患者的自我评估 -不仅用于研究,也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有助于改善医生和患者间的交流 成人及青少年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 包含5个问题 适用于12岁及以上哮喘患者 儿童患者: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ACT) 患者回答4个问题,得相对分数 家长监护人回答3个问题,得相对分数 二者积分<19分 哮喘未控制 20-23分 哮喘部分控制 >23分(24-27分)哮喘完全控制 哮喘的中医中药治疗 疾病认识的演变 中医对本病的记载最早可塑源至二千年前的《内经》,称之为“喘鸣”,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说:“……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汉代张仲景在他的《金匮要略》中指出:“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不仅具体描述了哮喘发作的症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