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平衡饮食与运动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衡饮食与运动 ——龙岩二院健康体检中心 现状一 我国是一个肥胖大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疾病负担(GDB)研究的 一项最新分析显示,自1980年以来,全世界肥胖/超重的成 年人比率增长了28%,儿童增长了47%。其中全世界超重及 肥胖人群总数从1980年8.57亿已增长到目前(2013年)的 21亿。而目前全球6.71亿肥胖人群中,一半以上就只居住在 10个国家而已。美国居于榜首,占全球肥胖人群的13%,第 二位则是中国,印度名列第三位,中国和印度共占全球肥胖 人群的15% 现状二 根据对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其构成的统计来看,在中国大 陆由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占比越来越重,从1990年的22%增 长到了2008年的27%;其次是心脏病,致死人数占死亡人数 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16%上升到了2008年的近20%。脑血管病 致死占比虽然由1990年的第二位降低到2008年的第三位,但 致死人数占比仍高达19.62%。呼吸、消化、损伤和中毒等致 死占比较大的疾病导致死亡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内分泌、 营养和代谢疾病致死人数占比则由1990年的1.74%上升到 2008年的3.34%,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现状三 “1958-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血压病调查,患病 率为5.11%;而2002年全国高血压病调查显示患病率为18.8%, 目前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糖尿病协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 达9.7%,全国糖尿病人接近一个亿,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 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目前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比如有3亿 人吸烟,80%的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18岁以 上成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不到12%。 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超重及肥胖等慢性病的重要共同危险因素。 预防慢性代谢病从体检开始 一、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1、血压、心电图 2、血脂、血糖 3、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成分 二、体检发现存在慢性代谢病的风险因素该怎么办? (本讲重点介绍) 三、检后健康指导 热量控制的途径 一、在摄入上控制——平衡膳食 二、在消耗上控制——适度锻炼 第一部分 饮食处方 平衡膳食 合理的营养是健康的基础,营养均衡对慢性病的调整和控制 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人体营养素的需要,改变人们不合理的 膳食结构,注重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的互相补充。 日常饮食不均衡的表现就是谷物总量在减少,常食精细无杂 粮,鱼肉蛋多果蔬少,不喝牛奶豆不够,高油高盐口味重。 营养要素 食物主要由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维生 素组成。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产热的营养素。 热量 热能单位:焦耳(J): 1焦耳=1牛顿的力使1公斤物质移动1米所 消耗的能量。 营养学采用热能单位:卡(cal)千卡 卡(cal)千卡(kcal)兆卡(mkcal); 1cal=4.187J; 1kcal=1立升水从15℃升到16℃所吸收的能量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构成组织、细胞、 酶、激素、抗体、并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1、机体消耗的热能约12—14% 由蛋白质供给 2、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膳食宝塔应用 一、前提——先了解自身代谢情况(体成分检查) 二、总热量分配(可按照膳食宝塔进行分配),但个性化的 搭配是通过对体成分检查中基础代谢量为总热量进行计算 三、食物互换(以所需种类及建议量为基础,互换相同热量 的食物品种),如下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晚餐8 分饱、不吃宵夜、不喝饮料、不喝酒。 第二部分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制定 每日摄入热量-基础代谢量=消耗热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其目的在于通过运动消耗控制高于基础代谢量的多余热量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运动方式:包括耐力,力量,柔韧性运动 运动强度:即运动中的费力程度 运动时间:即每次运动的时间 运动频率:即每周运动多少次 运动注意事项:如运动时心率,血压等指标的范围 能量消耗目标 选择哪些运动? 增加生活运动量 即使每周运动一次,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增加运动。首先是 步行。上下班和买东西的时候,尽量不使用交通工具,而是 步行1-2公里的距离。目标是总计每天1小时,4-5公里。此 外,还要不使用电梯,自己步行上楼。 4、锻炼时间 每天20~60min的锻炼效果最好。一般锻炼原则:强度大,则锻炼时间可以安排在早晨起床后,也可能放在下午课后。 5、锻炼次数 每周以锻炼3~5次为宜,不能少于3次,不超过3次,间隔不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