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解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材料与人类文明 §1.2 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二、按化学成分、结合键的特点分为: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章内容] 1.1 材料的强度与塑性 1.2 材料的硬度 1.3 材料的冲击韧性 1.4 材料的疲劳强度 1.5 材料的断裂韧度 一、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 *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主编:赵 程 杨建民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王凤芹 山东科技大学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 绪 论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第五章 金属材料 第六章 非金属材料 第七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 第八章 新材料和新工艺 绪 论 1.1 材料与人类文明 1.2 工程材料的分类 1.3 课程性质与任务 材料是人类用来制作各种产品的物质,是先于人类存在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 一、材料 二、人类发展与材料 人类按照在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的材料划分历史: 石器时代→陶器→青铜器→铁器→钢铁(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合成材料(20世纪)→复合材料(20世纪40年代) 三、材料科学技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 支撑人类文明大厦的四大支柱技术: 材料科学与技术 生物科学与技术 能源科学与技术 信息科学与技术 1、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是指铁和以铁为基的合金材料,即钢铁材料,它占金属材料总量的95%以上。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基合金之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材料。 2、非金属材料 (1)陶瓷材料:是指硅酸盐、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 (2)高分子材料:又称聚合物材料,主要成分为碳和氢。主要有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和胶粘剂等。 3、复合材料?: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质或不同组织结构的材料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新型材料。有树脂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1.3 课程性质与任务 1、性质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工程材料的选 择、应用与加工等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并予以 全面正确的解决。“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专业 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工程材料一般知 识的基础上,了解常用材料成分、组织、性能和加 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及其用途,从而使其初步具备合 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及安排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也为后继有关课程的学 习奠定必要的材料学基础。 [重点掌握] 各种力学性能指标(强度, 塑性;冲击韧性;硬度HB,HRC,HV;疲劳强度,断裂韧性。)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1.1 材料的强度与塑性 1.拉伸试验及拉伸曲线 2.拉伸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 1.拉伸试样: 长试样:L0=10d0 短试样:L0=5d0  低碳钢拉伸曲线 ΔL F 0   脆性材料拉伸曲线 2.拉伸机上,低碳钢缓慢加载单向静拉伸曲线: 纵坐标为应力单位 MPa(MN/mm ), 横坐标为应变.其中:σ=F/S?? 表示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3.曲线分为四阶段: 1)阶段I(ope)――弹性变形阶段 p: Fp? ,e: Fe (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最大抗力) op段:△L∝ P?? 直线阶段 pe段:极微量塑性变形(0.001--0.005%) 2)阶段II(ess’)段――屈服变形 S: 屈服点 ? Fs 3)阶段III(s’b)段――均匀塑性变形阶段 b:? Fb?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4)阶段IV(bK) 段――局部集中塑性变形--颈缩 铸铁、陶瓷:只有第I阶段 中、高碳钢:没有第II阶段 二、拉伸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 1.刚度 刚度: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E=σ/ε 弹性模量? GPa, MPa 本质是:反映了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指标。 2.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屈服强度?s:材料发生微量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即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载荷不增加,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条件屈服强度?0.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高碳钢等),国家标准规定以残余变形量为0.2%时的应力值作为它的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来表示。 抗拉强度?b: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材料抵抗外力而不致断裂的极限应力值)。 s ?0.2 ? ? 3.塑性: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 延伸率 断面收缩率 ? =△A/Ao=(Ao-Ak)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