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双关(隐语)作用: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例2: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析】“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之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二、借代 (一)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二)类别: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 (三)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例2:“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例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三、设问 概念: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 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析】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析】诗句意思为:泰山啊你究竟怎样?你横跨齐鲁两地,还留着满山苍翠。 四、反问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 【析】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五、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 【析】: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例2:烟笼寒水月笼沙 【析】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六、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析】“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例2:《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析】 “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 例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沙净?秋思》) 七、反复 作用: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深化主题,加强节拍的修辞效果。 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请指出下面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 )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3、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 5、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 用典 设问 比喻 叠字 拟人 双关 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8、秦时明月汉时关( ) 9、举酒欲饮无管弦( ) 1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 1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1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13、闲心浮云随孤雁,雁归无书入碎帘。帘已乱 。( ) 夸张 互文 借代 拟人 设问 反复 顶真 象征 赋比兴 曲笔 以小见大 联想想象 欲扬先抑 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征 (一)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二)作用: 1、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例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障救援安全教育培训资料.ppt
- 情景领导培训讲义资料.ppt
-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资料.ppt
- 情境五计划与决策资料.ppt
- 情绪管理1资料.ppt
- 新运统-46培训课件资料.ppt
- 情绪压力管理与员工激励资料.ppt
- 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与技能训练资料.ppt
- 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资料.ppt
- 区域活动的实施资料.ppt
- 2023内蒙古白音华蒙东露天煤业有限公司五年固定期限用工招聘2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光学三维测量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云南陆良圣洁果蔬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备用电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GSM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专用测试仪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串列设备连网伺服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华录集团下属公司北方华录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