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病例答题规律.doc
针灸病例答题规律
选穴→ 病→ 首迭: 经验特效穴(直接的有: 落枕穴(外劳宫)、阑尾穴、胆囊穴、安眠、定喘、牵正等
间接的有: 表咳取列缺、寒取风门、痛取阿是、急痛与血证取郄穴、痔疾取承山等等
证→ 随证→ 症状→五输、十总、十二行针 (例 - 发热: 大椎、曲池、合谷)
→ 病位→ 近取→ 解剖位置
→ 循经远取→ 循本经 (肢体) 、表里经、同名经、八脉交会 (头面、躯干、内脏)
→ 气血脏腑→八会、原络、俞募、下合
治→ 五输、十总、十二行针
例 → 病因→ 外、内风→ 祛风: 风池
→ 痰→ 化痰: 丰隆
→ 湿→ 祛湿: 阴陵泉
→ 瘀→ 祛瘀: 三阴交、血海、膈俞
→ 病机→ 升举阳气: 百会
→ 虚证→ 背俞、原穴
→ 实证→ 胸腹募穴
治→ 实泻、虚补、寒灸、热点刺出血
量→ 留针20 - 30分钟, 1日1次, 10次为1疗程
嘱→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迥避诱因) (调畅情志)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
(寒温适度, 劳逸结合, 适当运动) (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少油腻过咸过甜辛辣煎炸,
宜清淡富营养)
(多休息,勿过劳 (包括房劳))
特定医嘱
(枕头高低适度、戒鱼腥发物、不良嗜好、建立战胜疾病信念等)
例
周某,男,34岁。患者自述, 昨夜贪凉,当风脱衣睡眠, 1夜醒来即感颈项僵直疼痛,活动难以自如, 后项部尤甚,
舌苔正常,脉紧。
病名: 落枕(1)→ 特效穴→外劳宫(落枕穴)、悬钟
痛→痛处阿是要→阿是穴
部位→ 近取→ 风池、天柱、肩井、天宗
远取→ 循经远取→ 前侧:大肠(合谷)、中侧:三焦(中渚、外关)、后侧:小肠(后溪)
证型:
阴/表/寒/实/风/气/血/颈/项/肩/经络/肌肉/筋→风寒侵络(2)
治则: 证→风寒侵络→祛风散寒通络
病→落枕→筋痛→舒筋止痛
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3)
主穴: 直接经验穴:外劳宫阿是悬钟后溪(4)
配穴: 合谷、风门(5)
祛风通络 风池X、合谷 散寒 风门(灸) 操作: 毫针泻法治量: 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医嘱: 防寒保暖、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头面躯体痛证1. 头痛 – 患者自觉头部疼痛
1.1
病名: 头痛 - 外感头痛
治则: 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 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配穴:
证型 配穴 阳明头痛 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 率谷、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 天柱、后溪、申脉
厥阴头痛 四神聪、太冲、内关
风寒头痛 风门
风热头痛 曲池、大椎
风湿头痛 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剌出血
治量: 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医嘱: 禁烟酒、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头面躯体痛证 病 证 治则 主穴趣记 主穴 1. 头痛 外感头痛 祛风通络
止痛 百会、风池、列缺、太阳 内伤头痛(实证) 疏通经络
清利头窍 百会、风池、头维 内伤头痛(虚证) 疏通经络,
滋养脑髓 足三里、百会、风池 2. 面痛 疏通经络
祛风止痛 合谷、风池、攒竹、四白、下关 3. 落枕 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外劳宫、阿是、肩井、后溪、悬钟 4. 漏肩风 通经活血,
祛风止痛 阿是穴、肩四针
(肩前、肩髃、肩髎、肩贞) 5. 肘劳 舒筋通络 阳明:
到阳明山要曲肘合手
少阳:
阳光少怕下雨把天井外关
太阳:
太阳下山在阳台看海 阿是穴髎 6. 腰痛 通经活血
祛风止痛
伟大阿是穴 委中、大肠俞、阿是穴 7. 痹证 通痹止痛 行(风):
治风先治血穴
痛(寒):
寒穴+肾俞
着(湿):
水穴+健胃穴
热(热):热穴
阿是穴、局部经穴 内科病证 1. 中风 中经络 醒脑开窍
滋补肝肾
疏通经络 沟内找3窝 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腋)、尺泽(肘)、委中(月国) 中脏腑
醒脑开窍
启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