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微型马铃薯机械物理特性试验.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毒微型马铃薯机械物理特性试验.doc

脱毒微型马铃薯机械物理特性试验 摘要:对3个不同品种脱毒微型马铃薯的质量、几何尺寸、密度、滚动稳定角、休止角和含水率等进行了测试并对几何尺寸等参数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测得微型薯质量分布集中在3~6 g,平均值4.83 g;球形度平均值0.74;容积密度平均值633.07 kg/m3;粒子密度平均值1 058.29 kg/m3;含水率平均值82.62%(w.b);微型薯在塑料上的滚动特性比钢板上好。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物理特性;试验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isease-free mini-tuber xie jing-bo,duan hong-bing,mao qio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parameters of weight, geometrical size, density, roll stability angle, caesural angle,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three species of mini-tuber seed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ss narrow distribution of mini-tuber was 3~6g. the average of mass, sphericity, bulk density, particle den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were 4.83g, 0.74, 633.07 kg/m3, 1 058.29 kg/m3 and 82.62%(w.b) respectively. the 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nitubers on the the plastic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teel. key words: potato; mini-tuber; physical properties; experiment 马铃薯属于块茎类作物,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一种世界经济性作物。马铃薯在粮食、蔬菜、工业原料以及饲料生产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适宜种植范围广,营养丰富均衡,产量高[1]。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单产水平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2]。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欧美发达国家的马铃薯单产为35~43 t/hm2,而我国的马铃薯产量仅为15 t/hm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铃薯的种薯问题[3]。目前我国马铃薯种薯主要以切块薯为主,种植机械也是以切块薯为对象进行设计与研究。随着我国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快速发展,脱毒微型种薯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脱毒微型薯是利用脱毒试管苗或由其生产的试管薯,在防虫网室或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微型脱毒小薯[4]。据不完全统计,利用脱毒技术生产的微型薯2010年产量达到6亿粒之多[5-8]。而与微型薯相配套种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尚未见报道,且针对微型薯的物理特性研究也鲜见报道。研究通过对微型薯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的测定,为精量(精密)播种微型薯排种和分级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提供基本的试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以湖北凯瑞百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量较好的3个微型薯品种费乌瑞它、南中552、中薯3号为研究对象,购买3个品种3~10 g的微型薯,在收获不久、未经催芽状态下进行试验,测定其质量、几何尺寸、密度、滚动稳定角、休止角及含水率。 1.2 测定方法 1.2.1 微型薯质量与尺寸的测定 依据参考文献[9]规定,随机取样并标号,对不同品种微型薯各测定100次(其中费乌瑞它测定150次)。用电子天平(精度0.01g)测定质量,物料的长、宽、厚用游标卡尺(精度0.02 mm)测得。 1.2.2 微型薯密度与含水率的测定 测量容积密度时,将微型薯装填入已知容积(2 500 ml)的容器内,测得容器内种薯质量后除以容器容积即得到容积密度。为得到一致的装填效果,将容器施以一定振动,多余的微型薯用薄塑料板轻轻刮除,并多次重复以减小误差[10]。 由于微型薯体积较大且不溶于水,粒子密度的测量采用悬浮法,测得种薯的真实体积,即可得到其粒子密度。 采用hn101-2a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微型薯含水率的测定,样品置105 ℃干燥箱中烘8 h后盖上皿盖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然后放入10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