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到徐志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浪漫——
他一生坚守“爱”、“美”和“自由”的“单纯信仰”。为人浪漫,婚恋浪漫,诗文浪漫,甚至连死也不寻常——带上浪漫色彩。
至于徐志摩死后,人们谈得更多的,也还是他的浪漫。
因此,以“浪漫”二字概括徐志摩,虽然并不全面,但符合其最基本的特点。
所以我说:浪漫是徐志摩的旗帜。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今海宁市)保宁坊。原名徐章垿,字槱森,小字幼申(一说又申)。
母亲对徐志摩非常疼爱;徐志摩对母亲感情也极深。后来在《给母亲》这首长诗中,他这样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我完全是你的,你唯一的儿,
你那时是我思想与关切的中心
太阳在天上,你在我的心里。
此外,徐志摩的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孙子。在《我的祖母之死》一文中,徐志摩称她是“爱我疼我宠我的祖母”:
早上走到祖母的床前,揭开帐子叫一声软和的奶奶,她也回叫我一声,伸手到里床去摸给我一个蜜枣或三片状元糕,我又叫了一声奶奶,出去玩了,那是如何可爱的辰光,如何可爱的天真。
……她爱我宠我的深情,更不是文字所能描写;她那深厚的慈荫,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蔽。……
总之,徐志摩出生在一个富足幸福的家庭;在家人的宠爱呵护下,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幸福快乐的童年,自然有助于徐志摩自信、积极、健康心理性格的形成。
其二,良好全面的教育。
因为家境富足,徐志摩从小受到良好系统的教育:他四岁入家塾读书。截至留学前,共接受了9年旧学、8年新学教育,且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1900至1907年,志摩入家塾读书。?
1907至1909年,徐志摩入硖石开智学堂。?
1910年春至1915年夏,徐志摩就读于杭州府中学、杭州第一中学(根据前校改名),成绩优异,并在校刊《友声》开始发表文章[4]。
1915年秋,志摩19岁,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并于10月29日与张幼仪结婚。?
1916年春,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秋,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的预科学习。?
1917年秋,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他转入北京大学法科学习,并拜梁启超为师。?
良好而全面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使得徐志摩自小就富有才气和才情——这也是一个人能够“浪漫”的资本。
其三,风景如画的环境。
硖石是一座著名的江南小城:东、西两山环抱,中间硖河穿流而过。山上有宝塔、亭榭、楼阁,云树环合;山下有庙宇、学堂、民家,溪水环绕。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风景秀美。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就有四次驻跸硖石,忘情于硖石的山山水水。
徐志摩十分喜爱硖石的东西两山:少年时代常在这里嬉戏;成年后几度还乡,也在这里留连忘返。徐志摩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这样描绘自己的家乡: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如果说,家园故国的“亲情之爱”,“自然之美”为少年徐志摩种下了最初的浪漫根苗;那么,异域他乡的“欧风美雨”则进一步使其茁壮成长,并激活其“追求自由”的精神。
[留学族群:“现代留美群”,“现代留欧群”,“现代留苏群”]
从1918年8月至1922年8月,徐志摩先后留学美国和英国,共计4年。
1920年9月,亦仅一年后,徐志摩修完全部学分,以《论中国妇女的地位》一文获硕士学位。为了前往英国师从罗素,徐志摩放弃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于同年9月24日离开了美国。
1920年9月底,徐志摩来到英国,欲入剑桥大学师从罗素学习哲学。不料罗素早于几年前便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辞退,此时已去中国讲学。10月上旬,徐志摩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在拉斯基(Harold Laski)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徐志摩与陈西滢和林徽因相识。
1921年春,在英国著名作家狄更生(G. L. Dickinson;一译为迪金森)的推荐下,徐志摩得以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以特别生资格读书。同年10月25日,徐志摩同罗素相识。
名校名人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其性灵。
徐志摩性格开放,擅长人际交往,尤喜结交名流。留学、尤其是留英时期,徐志摩的交往更加广泛且具有精英文化色彩。罗素之外,从英国伦敦政治学院的博士导师拉斯基,到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剑桥大学兼职教授狄更生,王家学院教师瑞恰慈;从英国著名作家嘉本特、威尔斯、卞固(Laurence Binyon),到英国知名新派画家傅来义、中国文学专家魏雷(Arthur Waley)、以及著名女作家曼斯菲尔德(曼殊菲尔,Katherine Mansfield),徐志摩都曾一一拜访,并同他们中的许多人保持长久的友谊。在1920年11月给家人的信中,徐志摩还表露过在结交“名士”的兴奋和感受:
……儿到伦敦以来,顿觉性灵愈发开展,求学兴味愈深,庶几有成,其在此乎?儿尤喜与英国名士交接,得益倍蓰,真所谓学不完的聪明,儿过一年,始觉一年之过法不妥,以前初到美国,回首从前教育如腐朽,到纽约回首第一年如虚度,今后悔去年之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指导意见(2012年版分析报告.doc
- 星巴克职位说明书P5分析报告.doc
- 星成世家附属绿化工程技术标分析报告.doc
- 星光级摄像机补光分析报告.doc
- 星光街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析报告.doc
- 星轨拍摄方法分析报告.doc
- 星海中学初一数学练习分析报告.doc
- 星级班级总结表彰规程分析报告.doc
- 星级护士长评定标准分析报告.doc
- 星空银河与星轨的拍摄技巧分析报告.doc
- 徐州绿城置业有限公司《中原桃花岛项目环境影响书》简本分析报告.doc
- 徐州市第36中学12-13-2高二期中政治试卷(文化生活)分析报告.doc
- 徐州市某商场工程主体结构验收监理质量评估分析报告.doc
- 徐州市市区《养老院管理制度大全》分析报告.doc
-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年下半年分析报告.doc
- 徐州五中初中历史学习手册—九年级历史考试指导考前知识梳理分析报告.doc
- 徐庄煤矿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分析报告.doc
- 许保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分析报告.doc
- 许丙生同志在卢氏县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课堂推进会上的讲话分析报告.doc
- 许昌网利得贸易公司国际网络营销分析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