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舆情详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网: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发表于:2009-12-29 13:58:18)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撰稿人: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   人民网北京12月22日电:中国社科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三位舆情分析师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撰写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也同时发表。这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人员连续第三年为蓝皮书撰写了“年度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在《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我们提出了“新意见阶层”这个概念,用以描述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2009年“新意见阶层”规模进一步扩大。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到3.38亿人,仅半年时间就增长了4000万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25.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年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现激化态势。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舆论能量。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一 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和流行语   (一)年度网络热点事件   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为数众多。根据对五大网络社区热点事件发帖数量的统计,发帖超过5000份的热点事件有16项(见表1),其中发帖过万份的事件有5项。这些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体现了广大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 ?   统计说明:   入选舆情指的是较为具体的事件,庞大且笼统的事件只选取其中具体事件。   以上数字均为BBS原帖数,不含跟帖。   此数据通过设置多个关键字多途径、全文搜索得出统计结果,并剔除了重复的帖子。   随着网络热点事件的发展,有可能衍生出网络新词,存在一些帖子并不是讨论该事件本身,而是引用网络新词的状况,这里也一并计入。   以上数字不包含已被社区管理员从根目录彻底删除的帖子,但包括删除后还存在“快照”的帖子。   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1月10日24时,表2-3同此。   (二)年度网络流行语   2009年网络流行语多戏谑,反复引用和强调某些人的言论,突出其不合理性,以达到讽刺、鞭挞的功效,有些流行语也不乏自嘲或者搞笑的成分。必须结合具体网络热点事件,在熟悉该典故的人群中使用,它们才能有非常好的效果;若单独使用或者讲给不熟悉典故的人听,会显得莫名其妙。截至2009年11月10日24时,网络跟帖使用超过100万次的网络流行语有10个(见表2),它们无不具有上述某种或几种特征。    ?   二 网络舆论载体的新进展   (一)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见表3)。也就是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因为种种顾虑而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互联网孤军深入,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例如2009年5月7日晚,杭州闹市区发生飙车撞人案,当地多数报纸第二天未作报道。但当晚杭州著名论坛“19楼”发帖《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回帖达到14万条,网民对蔑视生命的“富二代”给予强烈谴责。加上杭州警方明显偏袒肇事车主激起众怒,BBS上网民“人肉搜索”肇事者背景,受害者谭卓的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学子致杭州市长的公开信也从浙江大学内部论坛流传到公网,飙车案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      (二)web2.0与web1.0形成意见反差   在传统媒体中,编辑部与受众之间是“我写你读”、“我念你听”和“我演你看”的关系。门户网站的新闻页面也属于信息单向传播的web1.0形态,担负着宣传政府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的使命。然而,以互动为特色的网络社区,属于网民自主发声、信息反向传播的web2.0形态。web2.0与web1.0之间经常形成一种隔阂和反差。在web2.0意见平台上,网民议政心直口快,某些政府管理措施经常处于被质疑的状态。   以曾经被要求推广的“绿坝——花季护航”上网过滤软件为例,各网站刊载有关方面的新闻通稿说:92%的用户认为有必要由政府采购过滤软件,70%以上的用户对软件表示满意。但一些门户网站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