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生与教师(14年)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经师和人师合一”“老师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被毛泽东称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鲁迅 当代教师的质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 )方面。  A政治素养   B教育素养   专业素养   D道德素养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力量。  A权力   B权威   C威严   D人格 “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个体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这是在哪一年?( )  A1966年   B1976年   C1956年   D1965年 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属于( )。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背师性D.示范性 8(? B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9、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决定的 ????? A.人身自由权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荣誉权“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自己”。这句话出自   A.《教学与发展》 B.《学会生存》 C.《教育过程》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3、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主体性  1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反映了( )。  A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   B教师的责任之大  C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D教师的权力之大 1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以下哪个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 ) ??A.复杂性B.示范性C.长期性D.不稳定性 D.道德 2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布鲁纳 B.凯洛夫 C.杜威 D.陶行知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这是下列哪一部法中规定的?( )  A《义务教育法》   B《宪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育法》 (? A )。 ? A.人身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2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C ) ?A.复杂性B.示范性C.长期性D.稳定性“儿童 ”的代表人物是(C ) A.赫尔巴特C.杜威 D夸美纽斯 .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林某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B )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D )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 发展学生的智力 C.教授科学文化知识D.教书育人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D ) A.学习能力 B.交往能力 C.管理能力D.研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是( C ) A.教育活动的客体 B.教育活动的主体 C.既是客体又是主体D.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 .良好( A ) A.教师B.学生C.学校领导D.家长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 ) A示范性B. 交往能力C. 管理能力D. 研究能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D ) A.《论语》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