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內首创《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书与两位教授
口述:山东周建中 整理:欧李人
欧李书指引我走向致富路成为名人!
他就是山东济南市市中区林果协会,欧李钙果种植的创始人周建中长期从事农活使得他有点驼背,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中厚老实农民。
俺山东人人穷志不穷,山东人认个真理,山东人敢说敢当、是条汉子。
引种者的悲哀 买不起与种不上
种了一辈子地,越老越觉得土地上面有学问,也越来越觉得新科技有价值,2001年,我61岁的时候,偶然从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有关山西农大杜俊杰教授培育山“农大钙果”报道,称“钙果”除补钙外对人体好处说不完。不由的心动了,于是就打电话联系请教、引种,对方倒也热情回复,交流时间不算短,但最后谈到引种的时候,说是购苗百棵价7000元为一供种单位,我脑子一下子懵了!这么昂贵呀!究竟是啥东西就值那么多钱?他问:“你到底想买还是不想买?想种还是不想种?”我说“我想买…我买…我买不起!我想种…想种…我没那么多钱,少点行吗?对方一口咬定少一个也不行。”我就告诉了他,“我也想买也想种,但太贵了,买不起、种不上,也就算了吧”。就这样引种交流在不愉快过程中结束了。内心想:别说我一个农民买不起,城里人也一样买不起啊,即使是企业家也不能贸然投资啊,就按亩栽800-1000株计算,每亩也得六、七万苗钱,太离普了!心中好是悲哀。
我的结论是:卖的贵!农民买不起!种不起!你那好“东西”也推不开。
二、是谁在捉弄人,又是如何捉弄“山里人”的
我不死心,次年从山东葡萄研究所王发明科研单位花400元买了10株农大钙果,像管护孩子一样精心管理,一年后开花结果了。我一看果实,楞了!不由得心中好笑,这不就是小时候经常吃的野果子吗?我再亲口品尝,入口酸涩难噎下,不由你会吐岀来;通过一看二尝三对比我知道了它的真面目:什么“神果、钙果”, 有那么神吗?值那么贵吗?我感到这个“东西”绝对是在骗人,钙果就是欧李。教授也真敢捉弄我们农民?真敢宣传骗中国人。他选的这个品种也绝对推广不开(按加工厂家说法:当鲜食品种卖是不可能的事,以加工品种推广说得过去)。
在当地我们管它叫 “小赤李子”, 这里多的是,你们城里人、专家是外行,因为我从小到大经常吃,非常知道它的生长状况,太熟悉了,山坡、地边都生长。山里人都爱它:男女年青人爱吃、老年人爱吃,光屁股放牛娃更爱吃、天天吃,就连放的母牛、小牛也爱吃它的枝叶,也有人管它叫“牛李”。我找人查了一下,资料里没有“钙果”,只有欧李。
看来教授不但捉弄了“山里人”,也忽忽悠了整个中国人!
三、下决心走自己的路选育品种
知道是当地的小赤李子后,我马上从泰山周围的沟峪到张夏、万德山区,从春开花到秋季结果展开调查收集种子,发现有70多个欧李群落,托蒙阴好友代收等方法,采集不同种类的野生资源130多种栽植圃内,对不同区域种分类标记、编号记载,从中筛选岀要比山西农大好吃的品种,服务社会。
四、一本《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专业书指导我走向乔化栽培
又一年多的观察实践,发现在当地欧李成熟正在雨季,裂果、烂果、腐烂严重,很是可惜,投资耗力、丰产不能丰收是果农最为心痛的事。我就琢磨,能否在资源圃中选成熟期赶在雨季前成熟的品种,把“矮欧李”变成“高欧李”不是更好吗?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到处托人找关系,找资料,最后,有朋友无意之间给我推荐山西王有信老师,我兴奋不已,赶紧联系上了他,王老师听我说了这个情况,十分支持,表扬我,说我是老廉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但在电话里给了我很多实用性非常强的建议意见,而且还免费发了一本他写的《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书。后来才知道他是国内知名果树专家,专门研究欧李的老教授,只要打开电脑上网打“中国欧李网”或“王有信”就能搜到他的资料信息。有了书,我就反复阅读,一遍又一遍的推敲,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教我学到很多知识。就这样“照猫画虎”按照书上说的模式,从2005年开始尝试乔砧嫁接试验。王教授两次专程到我地里指导交流,他平以敬人,技术从不保留,按照他的指点,把书上说的“搬”到果园,建起了欧李乔化示范园,两次在园中交流,看得岀我们是同路人,我尊敬他,他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他的话在我心中就是“中央第一号文件”,我得听他的。我寻对了人,找对了路,王教授是第一个写欧李书的人,“发现螃蟹”的人,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要共同努力做好欧李实践试验,如今,王教授又将后十年研究欧李的经验总结写入书中再版发行,受到读者的好评。
五、这次是“山里人”捉弄了“城里人”,筑巢引凤,引来众多人参观学习
栽种的灌状丛生欧李园,有优点,但经过几年后观察,弊病很多,不适宜推广,尤其是平川、多雨地区,这种方式更不好。优点是栽后次年能早结果。缺点一是萌生枝多,低矮管理太不方便,二是丛內枝叶遮蔽,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