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圈说与超社会体系.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三圈说与超社会体系

三圈说与超社会体系 Considering the “Three Rings” and the “Supra-societal Systems” 王铭铭 wangmingming2006@ 彼“三圈说” 在人类学研究中,这个概念曾出现在亲属制度的“通婚圈”研究中,指一地人民之通婚空间层次(这些层次有等级性)。 在“世界体系”理论中,指近代世界由中心、边缘、半边缘构成的世界性政治经济格局。 此“三圈说”:“中国文化” 中“他者-自我关系体系” 现在所指 历史上 核心圈 汉人城乡社区 编户(齐民)\赋税\教化\熟 中间圈 “少数民族” 半编户\朝贡\半教化\熟-生番 外圈 “外国人” 无编户\无教化\生番或“野” 声明:(1)每个社区与社会都有三圈,因考虑到汉语人类学的重要性,我这里仅以“夷夏关系”为中心说明问题: (2)杜维明的相关叙说。 天下到国族 (1)严格说来 ,“内外异文化”的区分只适合国族时代,但不少学者(Schein, Lipzinger)用 “内部他者”(internal other)及“外部他者”(external other)来形容国族时代之前,这是有问题的。 (2)历史上,核心圈与中间圈有相对区分(特别是在体制上有朝贡与赋税之分,礼仪上有化内化外之分),但二者之间,是文明“差序格局”的内在组成部分。20世纪之前,“中国“分分合合,边界未曾固定,且因长期存在一种“天下”思想,故不侧重以国为主的内外区分。 历史上 五方的观念图式(这一图式可谓是曼陀罗模式的变形,或反之) 五服 帝都 侯 绥 要 荒 Cosmic Pattern: Encircled Pentology (Wang, 1994) Chinese Way of Quarters around the Center (Wang, 1994) 中间圈: 夷狄、四季与生死 Man (蛮):South: Summer(成熟) Yi(夷):East: Spring(生长) Rong(戎):West: Autumn(收获) Di(狄):North: Winter(死亡) “异类”为四季之神,为“下”(人、地)与“上”(天)关系之纽带 四季之神 (杨宽) 三圈的城市 北京 学术史的印记:自我与他者的表述 “汉(华)人研究”(方志)(熟) “民族研究”(外国列传、番志、博物志)(半熟) “海外民族志”(番志、博物志)(生) 历史上的方志 方志为帝国势力所到之地的“民族志”,因之,亦是曾被纳入土司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本 近代与“民族志”结合,成“社区研究” 历史上的“民族学”(内部他者与外部他者之合一态) 礼记、山海经、穆天子传 史记、汉书的“外国列传” 佛教时代:法显、玄奘 宋元:赵汝适《诸番志》、汪大渊《岛夷志略》、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近代: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 特点:(1)三圈合一,或二圈合一; (2)方志,编户,中间圈的方志 20世纪以来的民族学与社会学 国族与学科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童恩正)与定式化的“三圈” 民族学研究的“中国化”:传播论到“夷夏说” 传播论与“中国文明西来说” 这一说法到1920年代遭到的批判,及批判的后果——以“夷夏说”阐明“中国” “社区”与“民族” “民族识别”与“社会形态” 所谓“发展”与“全球化”(封闭社会的开放) 主流之外:20世纪“大学者”之海外论述 1.吴泽霖的《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该书为1927年吴泽霖先生所完成的博士论文,可谓是针对国内学界的“美国幻影”写的著作,它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调查,揭示了美国种族与民族问题,对其不平等现象追根溯源。 2.费孝通1940年代后期完成的《美国与美国人》,记述作者 1943年带着“认真为中国文化求出路”的理想,踏上了访美之旅,印证“美国之路”的优势与局限。在赞美“美国之路”之后,费先生称美国为一个“没有鬼的世界里”,一个人生轻松却缺乏传统的社会。 3.许烺光1963年出版的《宗族、种姓与社团》,该书的立论上,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格外相近,但借助的理论与方法则为人类学的文化比较和宇宙论研究法,从世界观入手,分析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世界观的心理文化取向之差异。 4.乔健编著《印第安人的诵歌》,该书收录了六篇文章,其中,乔健先生所著计四篇,另有李安宅先生写于1930年代的“祖尼人:一些观察与质疑”及张光直先生的对亚美文明的基于考古人类学的比较研究,编者的意图在于通过比较呈现亚美文化的关联。 见王铭铭:所谓“海外民族志”,2011,《西北民族研究》 20世纪下半叶之“中国化” 1950年代中央民族学院与民族研究之“一统天下” 1980年代以来学科之混乱 海外研究之缺失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