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植和增加行道树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2土地整理 (1)平整施工场地。 根据施工图和现状图用网络法计算出土方工程量,其中包括挖方、填方和进土量。计算出土方的施工标高、填区面积,挖填区土量,并考虑各种变更因素(如土壤的可松性、压缩率、沉降量)进行调整后,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与调配,确定最优调配方案并绘出土方调配图。 平衡与调配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挖方与填方基本达到平衡,减少重复倒运; ②挖填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总土方运输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③好土应用在回填密度要求较高的地区; ④分区调配应与全场调配相协调,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⑤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施工顺序,避免土方运输出场对流和乱流现象,同时便于机具调配、机械化施工。 (2)表土细作 对平整细作的场地铺设表土,表土必须是土壤 团粒结构好、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耕土。具体方法是,通过就近利用道路开挖的耕作土或就近开挖壤土、耕作土的方法获得表土,并遵循规定的程序,进行取土和施工,铺设表土时根据植物的类型,按规定的厚度进行回填表土,铺设的表土含水量不宜过高,同时要综合考虑整个施工现场的标高和排水度。 施工时用六齿钉耙把已翻松的土壤拉平、耙细,拣出砾石、草根等土壤侵入物;修整地形,保持坡度自然流畅。 表土细作时的注意事项: ①耙干不耙湿,必须在土壤达到耕性状态时才操作,以免踏实土壤,破坏土壤结构; ②耙土时由前向后,不在耙过的细土上留下脚印(因为每个脚印都是一处毛管水上升的通道),为防止“盐随水上”,于细微处不放过。 (3)改良土壤 ①改土的关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上、盐随水下”。 ②改土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解决好水的问题;综合治理,排盐与培肥土壤结合。全面改善盐碱土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其生态性。因地、因时、因树制宜科学运用具体措施。 ③改土的措施: A、农林水利措施:在争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同时又不影响主体工程观感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开沟排水,同时还要在种植前后反复进行灌溉浇水,通过水的淋洗作用使“盐随水去”,达到排盐的效果。 B、经常性地中耕松土,冬季还要深耕冻垡,截断土壤毛细管,保持林地表土的疏松、平整、不积水,防止地表径流,促使雨水、灌溉水竖向下渗。 C、对裸露地的小面积白色盐斑可反复刮除。 D、培肥土壤:重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以至优化土壤的生态性,有机肥中的腐殖酸的螯合作用,可减轻盐分中的钠离子危害。 E、改善土壤结构:施土壤胶结剂、腐殖酸等创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生态活性,改善树木的立地条件。 F、综合运用化学、生物改良措施:增施化学酸性肥如过磷酸钙、硫磺粉、黄铁矿渣等;施有益菌种,种植根瘤菌类植物和绿肥改良土壤。 (4)放样定点、挖穴 ①放样定点:用经纬仪网络法放样。先按图纸上每种树木的分布界限用老粉(石灰是强碱性故不能用)或黄砂打出界线。然后由上往下或有内向外放出每株树的栽植点,栽植方式力求自然,在二个树种之间有一个互相融合的交错过度带。每个树种或一种树的不同规格用一种放样标记,以免栽植时混淆。 ②挖穴:以放样确定的栽植点开始挖穴。树穴圆形或方形,挖穴的树穴直径要求比苗木水平根系或泥球直径大20-30CM,深度要超过泥球高度的20CM以上。 6.3苗木出圃 (1)苗木的选择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所以,选择苗木一定要做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规格选苗: ①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充分木质化,主杆不过于弯曲,树冠茂密,枝条分布均匀,基本成形,无严重损伤和病虫感染,有发达根系的乔木; ②起苗土球要大,苗木根系要完好,多带须根,主根断口整齐、不劈不裂; ③苗木规格胸径在3厘米以上的二年生以上大苗。 (2)苗木移栽前的平衡修剪 苗木移栽前修剪是缓和水分失调矛盾,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平衡修剪应根据整形修剪的原则,在不影响苗木形态结构和观赏的前途下进行,以达到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在移栽后能长活并正常生长发育的目的。具体如下: 常绿乔木:在掘苗前二、三天先摘去1/3枝叶,种植时采用疏剪与短截办法,再除去1/3的枝叶。 落叶乔木:采用短截主侧枝的延长枝和疏剪辅养枝的方法,对一些主侧枝不宜作短截处理的树种可进行疏枝。 (3)起苗、运苗 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树木的挖掘和运输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起苗前先将苗圃地浇一次透地水,让苗木充分吸水,待土层稍干时起苗,起苗时要保证苗木根系完整、避免机械损伤。松类等常绿苗木起苗必须带土球。 ①精心挖掘包装: 带土球的树苗因基部重心稳固抗风力强,又带了苗圃原土有利于根系生长。常绿树种必须带光泥球进行挖掘,部分移载成活率低的落叶树种也要带光球起挖掘,有些成活率稍低的落叶树种可带毛泥球起挖,对于一些带不了泥球的落叶树种,必须留长根打泥浆处理,防止根部水分蒸发;贵重树种按地径的7—8倍放大土球尺寸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