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WL/JL/JWC/ZY012-02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小学高年级教师评语研究
系 (院): 教 育 学 院
专 业: 小学教育
年级(班): 2010级2班
学 号: 200911223029
姓 名: 傅茂香
指导教师: 张琪芳
2013年 6 月 28 日
重庆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高年级教师评语展开认真分析,提出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高年级教师评语的具体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提出问题—问卷调查—得出结论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小学高年级教师评语进行调查;
案例分析法:在收集事例材料的基础上对事例进行分析总结,论证提出的关于小学教师评语的改进建议。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找准小学高年级教师评语的问题,问卷设计。 5.研究与写作计划:
2013年3月10日—5月15日:资料搜集
2013年5月16日—6月13日:完成文献综述并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2013年6月28日:作开题报告,正式开题
2013年6月30日—9月20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仔细的内容分析
2013年12月20日前:撰写论文初稿并交稿
2014年4月15日前:修改论文并定稿
6.参考文献:
专著: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
[2] 孙蒲远著.美丽的教育[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9.
[3] 陈忠良主编.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必备技能[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6.
[4]李玉芳著.多彩的学生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
[5] 薛炳群主编.小学语文有效的教学评价[M].济南:齐鲁书社,2007,10.
[6] 段晓蕾.王静主编.教师如何写好评语[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3.
期刊:
[1]Hurlock E B. The value of praise and reproof as incentives for children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24.79.
[2]Izard, C.E. 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1.
[3]Dweck C S. Messages that motivate: How praise molds students’ belief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urprising ways). In Aronson J (Ed.), Improv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2002.37一59.
[4] 马艳云. 准确把握教师评语的尺度[J]. 今日教育,2006,04:22-24.马艳云. 教师评语与学生发展[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2:43-46. 王鲲鹏. 吹面不寒杨柳风——对教师评语使用的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Z1:30. 曾海苹,何恒幸. 学生手册中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语用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0:251-254. 马艳云. 教师评语与学生情绪[J]. 今日教育,2006,11:20-21. 纪学武. 浅谈教师评语[J]. 甘肃教育,2001,05:10. 赵玲. 教师评语中激励语言的运用[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10:38. 申小春. 合理的教师评语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7:21-22. 马艳云. 教师评语研究的进展[A].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史研究》编辑部.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史研究》编辑部:,2009:4.[17]张爽,孙国辉. 浅议教师评语与激励[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