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 策动心理学是欧美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它以英国的麦独孤为代表。他主张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由内在目的所驱策的,所以自称为目的心理学,1930年改称策动心理学。 一、麦独孤策动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1.麦独孤介绍 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1871-1938)是位英国心理学家。先在剑桥、伦敦大学学医,并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向吉·伊·缪勒学习心理实验技术。先后在剑桥、牛津、伦敦各大学任教,并主持过心理学实验室工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从事军队中的神经症治疗工作。战后到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杜克大学任教。他的主要著作有:《生理心理学》(1905)、《社会心理学引论》(1908)、《身体与心灵》(1911)、《心理学:行为的研究》(1912)、《心理学大纲》(1923)、《变态心理学大纲》(1926)等。 2.策动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麦独孤生于十九世纪末叶,那时英国正由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为了适应垄断资本家的要求,多数哲学家奉行唯心主义,而反对唯物主义,甚至认为心理学也有唯物主义的危险。由于心理学在他的祖国不受重视,他就乐于接受美国的邀请了。同时由于他要坚持英国唯心主义的传统,所以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处于敌对的地位。 麦独孤在心理学体系上继承了沃德和斯托特的传统。英国本来是联想主义的策源地。沃德在哥丁根求学(在陆宰担任哲学讲座的时候,约在1874年)受到布伦塔诺的影响,成为一位意动心理学家。他强调了人类经验和行为的统一性,因而否定了英国联想主义的传统。他相信意识不是心理状态的单纯的连续,而是一个统治着心理生活的核心或自我的表现。 麦独孤反对洛克的白板说和联想心理学,主张本能心理学、目的心理学或策动心理学,这都可在沃德和斯托特心理学说中找到它的渊源,至于“策动”一词则直接受了《教育原理》的作者沛西·能的启发。当然,一个著名心理学家受其他学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二、麦独孤的心理学思想 麦独孤的心理学体系原被称为目的心理学。麦独孤说,行为是有目的性的,而目的性的活动则恰恰表示沃德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一个主体面向一个实际的情境,想要改变它,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欲望或目的。所以波林说,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是在沃德体系的基本假定的基础之上而建立起来的。 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与正统的实验心理学及行为主义是鼎足而立的。麦独孤说,正统的实验心理学“宣称心理学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内省法是唯一正规的方法,并设想心理学的任务是专用意识的基本单元或原子对经验的起伏作彻底的描绘,并阐述这些单元互相结合的某些法则。这种心理学被它的批评家称为内省主义或被它的某些说明者称为构造主义”。但是麦独孤以为,“很明显,实验心理学(狭义的内省主义)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是很少贡献或绝无贡献的。”人类行为的研究则正是麦独孤的主要的兴趣。他还在1912年发表了《心理学,行为的研究》公开以行为为心理学的对象。 麦独孤对行为的解释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存在着根本的分歧。麦独孤以为行为是有目的的,是受意识经验调节的,而华生的行为主义则采取了“机械的反射论”,不考虑意识或经验的问题。因此,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是自成一家的。为了划分他与华生的界限,他放弃了过去的心理学的定义,而肯定了心灵的假设。 1.行为的七个标志 麦独孤为了区别目的行为与机械反射的不同,提出了行为的七标志如下: (1)运动的自发性。这是与刺激反应公式对立的。这个公式以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而刺激则分外在刺激和内在刺激,如果没有外在刺激,则必由内在刺激所引起 (2)活动的坚持性。活动的刺激虽已消逝,但活动仍可持续不止。但这还不能说是动物行为所独有的标志,因为无生之物也可以因被推动而持续运动至几秒钟以上。 (3) 活动方向的变异性。无生之物在被推动后一般都按照相同的方向前进。至于动物如果因受某种感觉刺激而引起运动,它的运动的具体情况是不能预测的,除非我们熟悉它的习性。例如兔子跑找到停。 (4) 情境产生改变,运动即行停止。找到巢穴,运动便从而停止,动物的运动若在其情境内引起特殊的变化,此种运动即可停止。 (5) 对于动作所引起的新情境的准备性。,例如猫闻鼠声出自洞内,它便潜行至洞口作准备捕鼠的姿态。 (6) 由于反复,行为效果会有所改进。那就是:动物若在相同的情境之下,重复演习某种行为,则这一行为的功效便可有某种程度的改善。 (7) 行为是有目的的。麦独孤说,“当一个人的运动表现出行为的头五个特征时,我们就可以毫不迟疑地推测这些运动是有目的的。这就是说,他们在作出这些运动时,是为了实现自然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是差不多可以预知清楚的。”。同时,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不但承认人的行为有目的性,而且主张动物的行为也有目的性。 由于机械反射缺乏这些标志,故被排斥于行为之外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