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案
2014 ~ 2015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分 院 (系): 师资发展部
教 研 室 : 思政教学部
课 程 名 称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 程 学 分 : 3学分
授课专业班级: 广编1401——1404;摄影1401、1402;表演1401、1402;动画1401、戏剧1401
教 师 姓 名 : 徐贝琳
职 称:
使 用 教 材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
作者及出版社: 罗国杰,夏伟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务处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时间 2014年 11 月 24 日 第13-14 周 第10-11次课 课时 4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 的优良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识点、难点与重点:
知识点:道德的概念;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难点与重点: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方式及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及板书设计)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课时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课时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课时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课时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组长: 年 月 日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
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名言
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
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
三、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讨论)
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
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
2、道德危机的表现 ?
道德的权威危机——“偶像的黄昏” ?
道德规范的危机——“底线道德”的突破 ?
道德价值的危机——道德相对主义 ?
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
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语义分析:
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道”指道路、坦途。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德” 指字原义与“伐”相通,是指征伐的结果而言,由是“德”与“得”相通,指得到或占有奴隶、财富之义。“道”德”并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
荀子在《劝学篇》中开始把“道”和“德”联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道德之极”。《管子〃君辰下》“道德定于上,则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大单元教学设计 .pdf VIP
-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上)熊海虹 课文翻译及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监理大纲光伏电站工程.pdf VIP
- GB_T 31497-2024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pdf VIP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 第二章 空气空间法律制度.pptx VIP
- 艺术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孙丽华11 第二主题 话题7 文学漫步.ppt VIP
- 艺术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孙丽华10 第二主题 话题6 舞之神韵.ppt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艺术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孙丽华9 第二主题 话题5 音乐之声.ppt VIP
-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梳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