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件判决 2010年12月20日,备受关注的陆幽状告黄健翔的名誉权侵权案终审尘埃落定——陆幽虽依然败诉,但她自称感觉很开心——(北京)市二中院在驳回其上诉请求的同时,对黄健翔评论他人私生活进行了批评。“比起一审结果,这是微小的进步,让我感到了法律的温暖。”陆幽笑盈盈地对记者说。 有偿新闻 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也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 有偿新闻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 有偿新闻按“有偿”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类 1.接受劳务费、误餐费等形式的红包、礼金、有价证券,获取各类消费、好处,以及可能会影响到公正采访和报道的礼品,如:餐饮、娱乐、为亲友解决工作问题等。(最为典型的有偿新闻行为) 2.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或赞助; 3.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等好处; 4.参加被采访单位、个人安排的在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 5.利用发布新闻报道谋求外单位住房、房屋装修、制作家俱、旅游邀请、以及占用对方交通工具; 6.向被采访单位提出为个人或亲友谋私利提供便利条件; 7、到被采访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承付的票据。 只要搞“有偿新闻”,在正常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就会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权钱交易”。在本质上同行贿索贿这种关系是一样的。 抵制有偿新闻记者签名活动 你是否已经习惯了发有偿新闻? 男记者习惯发有偿新闻的比例高于女记者 调查显示,习惯发有偿新闻的记者群体中 34%为女记者,占女记者总数的25%; 64%为男记者,占男记者总数的29%。 从业时间在一年以下的记者群体中习惯发有偿新闻的比例最高 25%为一年以下从业时间 35%为一至三年从业时间 17%为三至五年从业时间 23%为五年以上从业时间 作业 通过网络、书报杂志、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搜集与新闻法规、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如新闻侵权、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等。 制作成图文结合的ppt(10分钟左右),课堂讲述,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最多4人)。 该作业最后一节课抽查,作为平时成绩。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课程简介 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是一门关于新闻法与新闻伦理的学科。 从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的角度展开。 对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学科呢? 但是,法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法律解决的是一个人行为边界的问题。 速度再快、范围再大,行为也要有底线。 穆萨维庭审速写 “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 最好的办法:充分行使权利,又不越过底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样的人是最聪明、最自由的。 学习法律法规的意义 红色虚线——法律的禁止性规范,行为的底线。 红线以内——新闻工作者的行为空间。 有的人,没有充分行 使自己的权利。 有的人,行为越线, 法律干预 国家公诉 公民提起侵权之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黄瑚 教授 课程内容 上篇 新闻传播法规部分 第一章 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我国新闻传播法规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 第四章 新闻、广告等各类信息的发布 第五章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 第六章 新闻传播与维护公序良俗 第七章 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的保护 第八章 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 下篇 新闻职业道德部分 第九章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概说 第十一章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解读 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境界的涵养 第十三章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课程基本要求 全面了解中外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与新闻法规 掌握我国现行的管理新闻事业的法律规定 掌握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理清新闻伦理学在中国形成与创立的历史脉络 增强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为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学科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国近代报业起步之初 提出 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著名政治家报人就曾对此进行探讨,发表不少真知灼见。 20世纪以后 发展 徐宝璜、邵飘萍、黄远生、邹韬奋等学者报人将其作为新闻学的分支学科进行研究。 1949年建国后 遗弃 从理念到实践均被视为资产阶级新闻学的货色而被遗弃,研究中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重提 研究重新启步。 近二十多年来 繁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pdf VIP
- 互文成语探析.docx VIP
- 三体系内审检查表.pdf
- 2025年信息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山东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1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含详解答案) .pdf VIP
- 2025山东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广告传媒行业新兴媒体在汽车行业的品牌推广策略分析.docx
- 医疗设备保修合同范本10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