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工程概述
1 工程简介
思南乌江三桥设计为独塔双索面PC双主梁式斜拉桥,塔、墩、梁固结的刚构体系。起点桩号K4+933.228,终点桩号K5+363.308,全长430.08m。主桥长310m,其中主跨155m,边跨155m。西岸引桥设计为3×40m箱型梁,主桥索塔为宝石型状,桩基为12根直径2.5m的钻孔桩,上部构造为Π型梁,斜拉索采用单根钢绞线斜拉索。桥面净宽为净-14+2×3.25m人行道,全宽20.5m(主桥不含布索区)。
下部构造共有4个墩(1#~4#墩),两个桥台。1#~3#墩为陆地墩, 4#墩为水中墩,均采用整体式矩形承台。0#、5#桥台均处陆地,0#为整体式矩形承台,5#整体式矩形扩大基础。
0#桥台承台平面尺寸为22.0m(横桥向)×6.5m(纵桥向),承台厚度均为3.0m。承台构造图见图1-1。
图1-1 0#桥台承台构造图
1#、2#墩承台平面尺寸为11.5m(横桥向)×7.0m(纵桥向),承台厚度均为3.0m。承台构造图见图2-2。
图2-2 1、2#桥墩承台构造图
3#墩承台平面尺寸为17.0m(横桥向)×7.0m(纵桥向),承台厚度均为3.0m。承台构造图见图3-3。
图3-3 3#桥墩承台构造图
4#墩承台平面尺寸为22.5m(横桥向)×14.5m(纵桥向),承台厚度均为5.0m。承台构造图见图4-4。
图4-4 4#桥墩承台构造图
5#桥台扩大基础平面尺寸为27.6m(横桥向)×5.0m(纵桥向),承台厚度均为2.0m。扩大基础构造图见图5-5。
图5-5 5#桥台扩大基础构造图
0#~5#墩承台标高一览表
墩、台 号
项 目 0# 1# 2# 3# 4# 5# 承台(扩大基础)顶标高(m) 383.000 376.000 373.500 360.520 363.000 387.574 承台(扩大基础)底标高(m) 380.000 373.00 370.500 357.520 360.000 385.574 厚度(m) 3.0 3.0 3.0 3.0 5.0 2.0 0#~5#墩承台工程数量表
项 目 单 位 合 计 钢筋 Φ32mm kg 110108.0 Φ28mm kg 128448.8 Φ25mm kg 27733.9 Φ20mm kg 20672.2 Φ16mm kg 22853.6 φ40×2mm冷却管 kg 2970.9 C30混凝土 m3 3269.6 C25封底混凝土 m3 584.3 2建设条件
2.1通航
桥址处乌江属Ⅳ(3)级航道,双向通航孔要求净宽90m,净高8m。
2.2水文条件
桥梁横跨乌江中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桥位处枯水期江面宽约230m,水深最大达3.2m。桥位附近无其他较大支流。在桥位上下游,现均有大型水电站正在建设中。上游为思林电站,距桥位55公里,随着该电站的建成,水位变幅将有所减小并稳定在356.2m之间。下游为沙坨电站,受其尾水影响,水位将提高到365m,变幅将更小。桥面高程受设计洪水位及通航净空控制。
桥位处乌江水质类型为[C]caⅠ型,即碳酸盐钙质水,已达到碳酸溶解平衡状态,水质稳定,对混凝土结构物不构成碳酸盐侵蚀性;无氯盐、镁盐和硫酸盐等腐蚀性。
2.3地质条件
桥位处地层结构简单,覆盖层主要为河流冲洪积层(Qal+pl)和残坡积层(Qel+dl),下伏基岩为志留系秀山组(Sx)泥岩夹少量薄层或透镜状灰岩。
河西岸覆盖层表层厚3.5m~13.1m,下伏基岩为强风化泥岩,厚2.5m~7.5m,隔水层接触面经河水冲刷临空。
河东岸岸坡基岩裸露,岩性为泥岩,岩体较完整,地层连续稳定。强风化层厚4m,水淹后存在局部表层滑塌隐患,对岸坡整体性无影响。
不良地质:桥位区无活动断层及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岸坡处于稳定状态。不良岩性土,河西岸覆盖层强风化层厚15.6m,水库蓄水后存在坍岸隐患,基桩施工时存在塌孔隐患;下伏基岩为强风化泥岩,遇水易崩解软化,承载力低。
第二章 总体施工组织
1 施工人员计划
0#~5#墩承台施工人员计划表
序号 工 种 人员安排 工作内容 1 负责人 陈正旭 全面管理 2 技术负责人 詹伟 全面管理 3 现场负责人 柏国胜 现场技术管理 4 技术员 何璐、景威林、张才良 现场值班、资料收集、测量放样 5 试验人员 李庆国、颜攀 钢筋、混凝土等试验检测 6 安全人员 李勇 安全管理 7 工区长 韩仕军 现场劳动力组织 8 调度员 魏武林 施工设备与材料安排 9 起重工 2 起重吊装工作 10 机操人员 20 机械操作 11 钢筋工 20 钢筋加工与安装 12 混凝土工 15 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