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心血管疾病防控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防控 南方医院 心内科 吴平生 内容 吸烟的形势 吸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戒烟难——慢性成瘾性疾病,且具有高复发性 医生的力量 由吸烟引起死亡的前三位疾病: 内容 吸烟的形势 吸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戒烟难——慢性成瘾性疾病,且具有高复发性 医生的力量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国NEHNS IV) 高血压 160M 血脂异常 160M 糖尿病 20M IFG 20M 肥胖 60M 超重 200M 吸烟 350M 被动吸烟 540M 烟草和烟雾的主要成分研究 吸烟促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 内皮功能紊乱 血栓生成增加 炎症反应加强 氧化修饰 吸烟使心血管疾病 雪上加霜! 吸烟使冠心病的风险倍增 主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随吸烟量增加 冠心病死亡率的增加与吸烟率直接相关 心绞痛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 吸烟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吸烟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Q波心梗的风险增高 吸烟使血管手术后的死亡率增加 为了提供最新的生存资料, Kazmers等人对310位择期进行血管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评估 随访时间为 6.64?4.62年 年龄、糖尿病、吸烟以及较低的射血分数是术后死亡率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戒烟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 美国NCCP公布前三位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 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 儿童疫苗接种 戒烟 4 直肠癌筛查 5 高血压筛查 6 流感疫苗接种 戒烟给心血管系统带来的益处 短期益处 ? 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 ? 纤维蛋白原合成速率减低 ? 白细胞计数下降 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比例改善 ? 卒中风险降低 ? 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 低密度脂蛋白下降 动脉压 ? 心率下降 动脉顺应性改善 ? 心梗后心律失常所致猝死风险减低 ? 血小板体积减小 血小板环磷酸腺苷反应增强,促使前列腺素E1 发生腺苷酸环化 ? 吸烟导致的血小板聚集减少 长期益处 减少下列风险 卒中 重复冠脉搭桥术 心梗后反复发生冠脉事件 心梗后心律失常所致猝死 继发心血管疾病 冠脉搭桥术后血运重建术 减少 冠脉搭桥术后的死亡率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死亡率 与心血管疾病进展相关的炎症标志分子水平(C反应蛋白, 白细胞, 纤维蛋白原) 戒烟是冠心病强效干预措施 为什么戒烟这么难? 吸烟者想戒烟但成功比例低 戒烟难,还在于戒断后容易复发 信―从转变观念开始 烟草依赖不只是一种个人习惯, 而是一种明确界定的慢性病。 199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议 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确认烟草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尼古丁成瘾环 ——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吸烟者一般来讲会增加吸烟量,以获得更大的愉快感并避免戒断症状和对烟草的渴求 医生的帮助 中国医院的戒烟模式 医生戒烟 戒烟门诊 戒烟热线 将戒烟纳入慢病管理常规 烟草依赖符合慢性疾病的特征 导致身体结构和功能改变 具有迁延性、无自愈性或治愈困难 需要长期治疗、护理、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 易导致各种并发症。 医生的力量 在中国: 190 万临床医生 每人每年帮助10个病人戒烟 如果有一个能戒烟成功 每年190 万吸烟人戒烟 近100 万人今后免于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哪一项临床手段,公共卫生措施能取得如此效果? USDHHS: 不同类型人员干预效果 (n=29 项研究 ) 中国戒烟ABC:给患者三分钟时间讨论戒烟 行动―应用科学方法,有效控烟 摘自2008版《美国戒烟指南》 Numerous effective medications are available for tobacco dependence, and clinician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use by all patients attempting to quit smoking-except when medically contraindicated or with specific populations for which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i.e., pregnant women, smokeless tobacco users, light smokers, and adolescents). Seven first-line medications(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