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第2讲教案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点拨] 新课标下的高考,大多数考题设置了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诸多有效信息中,主题语是最关键的。所谓“主题语”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可以称作“题眼”。比如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在阅读材料时,要寻找其中的特殊性,获取有效信息,弄清试题究竟要判断什么或者要求回答什么?这种咬文嚼字、把握主题有助找寻正确答案。 方法一 咬文嚼字——从试题主题语中获取有效信息 [高考例析] (2013·高考重庆文综卷)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点评: 本题的“主题语”是“便钱”,“便钱于诸州便换”。解答时可从主题语中获取有效信息:宋真宗时,允许民间资金进入都城,进行金融兑换业务。商旅携带便钱到诸州可以兑换成货币,以便进行交易。因此,这里的“便钱”显然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而是宋代商人兑换货币的凭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真宗时还未流通。 答案: D [尝试应用] 1.(2013·河南郑州三模)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 A.社会主义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解析: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 答案: C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35美元等价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这实际上意味着(  ) A.实行了固定汇率制 B.美元的地位高于其他国家货币 C.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美元与黄金价值相等 解析: “这实际上意味着”是“主题语”,美元的货币体系中心地位实际上代表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答案: C 方法二 删繁就简——从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 [高考例析] (2012·高考江苏卷)(节选)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点评: 材料中有三处用了“省略号”,“省略号”前涉及到经济危机中的“四部分人群”——“男人”“孩子们”“妇女们”“失业者”。对这些人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社会福利措施,采取这些社会福利措施的背景是经济危机。 答案: 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尝试应用]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给你固定的地位、固有的面貌和任何一个特殊的职守,以便你按照你的志愿,按照你的意见,取得和占有完全出于你自愿的那种地位,那种面貌和那些职守……只有你能够靠着你自己的自由意志来生长和发展。 ——摘自皮科·米朗多拉《静思录·论人的尊严》 材料二 中国人的思想有三种毒素:(1)奴性的思想……(2)专制的思想……(3)昏乱的思想……我们的思想革命,不消说,大概就是(1)变奴性的思想为独立的思想;(2)变专制的思想为平民的思想;(3)变昏乱的思想为逻辑的思想。 ——摘自罗家伦《答张溥泉》(载《新潮》 2卷2号,1919年)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欧洲近代思想史上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体现了这种思想潮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明清政治、思想的相关史实论证“专制的思想”。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的思想革命”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个事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省略号”前后的信息,第(1)问根据时间提示可知考查的是对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核心潮及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第(2)问考查对明清政治、思想专制的理解。第(3)问根据材料三的时间提示1919年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性事件是新文化运动,根据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归纳,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可以从积极与消极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思想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政治: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