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要点
在《课标》的总框架内,参照《复习指导》,结合教学实际,建议达成以下复习目标:
考核重点:①跟高中接轨 、②跟生活接轨 、③重实验(20%)。
一、科学探究(学案)
1.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有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
2.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细微结构,它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3.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会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①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
② 对光: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
③ 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④ 收镜:一竖(反光镜)、一降(镜筒)、两旁(物镜)、两后(压片夹)。(书P19)
放大倍数 = 物镜倍数 ╳ 目镜的倍数
成的像上下左右颠倒 P 的像为 d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光学显微镜,也有电子显微镜。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学生用的光学显微镜。
4.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这5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5临时装片制作方法:擦,滴,取,展,盖,染。
二、生物与环境(学案)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a.阳光: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它为事物的动物和人类就无法生存
b.空气:动、植物、人类缺少空气就无法呼吸
c.水: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缺少水,动、植物就会死亡
d.温度:每一种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活,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死亡。
影响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利的。对照课本P7图片1-2,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是何种非生物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
a.种间关系 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
寄生:动物体内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营养。
种间互助:蚂蚁与蚜虫共生。
种内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
b.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植物种植过密反而减产,他们争夺阳光、肥、水等。
3.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松土,蜣螂是“自然清道夫”,蝗虫危害农作物,老鼠破坏森林、草原,还吃掉大量的粮食。
b.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空气等。
c.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
d.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e.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⑵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保护色:变色龙、蜥蜴
形态、结构的适应 拟 态:竹节虫、枯叶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警戒色:七星螵虫、毒蛇
生理、行为的适应: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
4.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绿色植物 —— 生产者: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生物成分 动物 ——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微生物—— 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5.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沙漠生态系统等
淡水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池塘
湿地、森林、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切的联系。
6.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a、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食物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