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
单项选择题
1.现代游戏理论包括了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 )P275
A 剩余精力说 B 实验学派 C 发生学派 D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注:早期游戏理论包括:剩余精力说,松弛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成熟说
现代游戏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鲁列学派)
2.象征性游戏发生于认知发展的(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注: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练习性游戏(0-2岁):即感知运动阶段
2)象征性游戏(2-7岁):即前运算阶段
3)规则性游戏(7-11.12岁):即具体运算阶段
3.教师和幼儿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有对称性互动和( )P262
A 平等性互动 B 不等性互动 C 补充性互动 D 复杂性互动
注:教师和幼儿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有对称性互动和补充性互动
对称性互动:教师与幼儿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一方不支配另一方,进行愉快的交流,合作等
补充性互动:双方处于不同的地位,一方支配,干预另一方,明显地给予另一方知识,能力的补充。
4.属于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是( )
A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C 最近发展区
D 儿童是一块白板
注:皮亚杰:提出客体永久性图式理论
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
卢梭:感官训练理论
5.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 )P160
A 社会性微笑 B 陌生人焦虑 C 移情 D 母婴依恋
注: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
1)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2-3个月,社会性微笑的主动性增加
2)母婴依恋:它的形成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关系建立在6-7个月
3)陌生人焦虑:一般发生在6-8个月
4)分离焦虑:与母婴依恋同进发生。6-7个月
6.让幼儿懂得尊敬长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乱扔杂物,确定这些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
A 规范环境 B 政治环境 C 社会心理环境 D 聚落环境
7. 著名的“三山问题”经常被用以说明幼儿思维的( )
A 内模仿 B 自我中心 C 客体永久性 D 泛灵论
注: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包括:一婴儿期(0-2岁)智能的发展,二幼儿期(2-6.7)智能的发展
幼儿期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象征功能的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特点:
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 2)单维注意及思维的不可逆性3)序列,分类和内涵关系
自我中心的思维表现:3岁幼儿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用手把自己眼睛遮起来,他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他了
自我中心的思维表现:著名的“三山问题”经常被用以说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的思维
8. 康德强调以真,善,美为教育目的,强调教育的社会需要性,他的教育目的观是( )P45
A 个人本位 B 社会本位 C 家本位 D 神本位
注: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思想方法或立场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个人本位论,另一种是社会本位论
1)康德强调以真,善,美为教育目的,强调教育的社会需要性,他的教育目的观是社会本位论
2)卢梭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他所持有的教育目的的立场是个人本位论
9.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的结果是( )P236
A 对内在需要的表达 B 认知发展 C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遗传
10. 儿童智能核心随儿童年龄的不同而生产变化,5-6岁主要是( )
A 感知运动 B 图形知觉 C 语言数学等 D 动作
注:智能核心随儿童年龄不同而产生变化3岁前主要是动作,4-5岁主要是图形知觉,5-6岁语言,数学
11.在《理想国》及《法律篇》提出学前社会公育观的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夸美纽斯 D 陶行知
注: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时期西方的一些主要人物及思想如下: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提出学前社会公育观,学前教育方式观,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的设想。
学前教育理论形成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如下:
中国:陶行知,陈鹤琴
陶行知: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师。对儿童提出六大解放的教育家
陈鹤琴:率先用日记法研究儿童心理,用实验法在其创立的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开展研究。
西方: 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从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