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与社会 LISHIYUSHEHUI 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初三历史课件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历史背景与时代舞台)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人权、民主、法治问题)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经济、科技、道德建设问题) 生活在国际社会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问题) 面向未来 扬帆远航 (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整体结构 初三历史课件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四课 世界主题与当代中国 二战结束,世界与中国当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冷战对峙时期,期间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初三历史课件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 “两极”与“冷战”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 1945~1989年世界格局的基本态势 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展示战后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 核心:“冷战”的形成与发展、战后世界在政治(冷战与殖民体系的瓦解)、经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追求)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初三历史课件 初三历史课件 历史与社会 LISHIYUSHEHUI 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九年级 全一册 初三历史课件 初三历史课件 英美俄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协定对二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初三历史课件 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初三历史课件 初三历史课件 初三历史课件 杜鲁门的国情咨文发表后,美国参议员爱德温·约翰逊说:“我觉得有点像一次不宣而战的战争宣言。” 初三历史课件 初三历史课件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简称北约。截止2004年3月29日,北约成员国有26个。 北约 初三历史课件 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 WTO)。总部设在莫斯科。组织成员国有保、捷、民主德国(1990年9月24日正式退出华约组织)、匈、波、罗、苏、阿尔巴尼亚(1968年9月13日宣布退出华约组织)。 华约 初三历史课件 *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 ??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致电斯大林,表示希望能在战胜纳粹暴君之后,“共同走在胜利和平的阳光大道上”。??? 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称,当时西方和苏联之间存在着一种“广泛的亲善气氛”。但是,就在这种“亲善气氛”中,丘吉尔在5月12日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表示他“对于欧洲局势感到十分忧虑”。他说,俄国“对雅尔塔决定作了曲解,他们对波兰的态度,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各国,除希腊以外,占有压倒的势力……再配合上他们在其他许多国家里所施展的共产党伎俩,尤其是他们能够在广大地区里长时间维持着庞大的军事实力。……他们将在前沿地区拉下一道铁幕。”??????? 将近10个月之后,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发表了演说。其中有一段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的话:“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富尔敦演说公开而明确地发出了冷战的信号,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把苏联看成是最大的威胁。斯大林在3月13日的一次谈话中进行了回击,他说丘吉尔“是要在盟国中散播纠纷的种子”,“是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 * 美、苏在二次大战后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型军事冲突,是由于当时的形势造成的: 1、美、苏双方都不想,也没有条件在大战之后再使自己卷进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虽然很强, 但战后按传统很快复员了大部分军队,可供动员的力量已十分有限; 2、西欧各国经济残破,社会动荡,情况更糟。苏联在大战中大大发展了军事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