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 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 判断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示例一: 小伙子:“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 示例二: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鲁迅一下站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参考书: 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台)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陈金钊:《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金钊:《法律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思考题: 法治与法律方法的关系?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狭义法律解释的方法有哪些? 1996年,李登辉散布了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在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后,有记者问:“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 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沈国放这样回答:“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 3.形式推理(分析推理) 形式推理是形式逻辑的推理,即不是对思维实质内容而仅对思维形式的推理。三种形式: A.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B.归纳推理:特殊到一般 C.类比推理:比照适用或类推适用 注意:三段论的合法性(validity)和其真实可靠性(soundness)区分 大前提不能真实可靠;小前提不能真实可靠。 4.辩证推理 在两个相互矛盾的、都有一定道理的陈述中选择其一的推理。这种推理方式称为辩证推理和辩证逻辑,也称为非分析逻辑、结果逻辑。 以下几种情况(大前提)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过于原则、模糊,对如何处理存在两种对立的理由,需要法官加以选择。 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或者法律中出现两种以上需要选样适用的条款,同样需要法官加以选择。 出现通常所说的“合法”与“合理”的矛盾。 辩证推理与法官自由裁量权 四、法律论证: 1.概述 (1)定义 法律论证:通过提出一定的根据和理由来证明某种结论(立法意见、法律表述、法律陈述和法律决定)正确性和正当性的活动。 法律推理强调的是结论形成的实际思维过程;法律论证重在证明结论和过程的正确性或正当性。 (2)法律论证的困境 论证需要形式逻辑,但其又不能解决论证中的重大问题。论证面临着解释学的著名难题:明希豪森—三重困境。 一是无限倒退,找不到终点;二是循环论证;三是武断终止论证。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的具体意义主要是指我们传统认为知识的“确定性”上出现了断裂。 法律论证就是设法寻找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使决定更有说服力。 (3)法律论证理论的发展 法律论证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始受到法律(学)界的普遍关注。 论证理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是与著名的“休谟问题”相关联,事实和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是”与“应该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此背景下,建立在现代逻辑、语言哲学、语用学和对话理论基础上的法律论证理论在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悄然兴起。 2.法律论证的理论要素 语言构成法律论证的基本渠道——通过语言将某种主张正当化,有效沟通 法律论证是一种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证明,而不是一种“真/假”的判断 法律论证存在于法律活动的一切场景,但在司法过程中的判断与决定尤为重要 法律论证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活动,跟司法裁判的性质甚相契合 法律论证体现了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的统一。 3.内部证立与外部证立 在法律思维的步骤中,“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寻找规范;分析事实构成;构建大前提”这一系列问题属于外部证立前提活动 “涵摄”属于内部证立问题 近年来,学界开始以内部证立和外部证立两对概念代替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两对概念。 内部证立和外部证立的区分——法律论证的重要理论基础,关系到法律论证的基本结构,对于分析、重构和评价法律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4.内部证立问题 法律证立的可接受性和合理性的必要条件是,支持该证立的论证必须可被重构为逻辑上有效的论证时,才能从法律规则和事实(前提)当中得出判决(结论)。 因此,三段论推理在法律论证(内部证立)中发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VIP
- 《白血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VIP
- 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ppt VIP
-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小升初数学初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目录.pdf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GWh锂电池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20250128_12053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