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1教案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课《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乐成镇第四中学 郑晓慧 七下第七单元 7.3(P69-70) C 12.学会依法保护自我 七下第七单元 7.1(P54-55) 7.2(P61-62) a 11.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 单元 考试 要求 考 点 “所有房子都可以倒,但学校的房子不能倒” “不怕,老师平时都教过” 在中国同样对未成年人有着特殊的保护, 且有法可依,你知道有哪些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满18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 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 社会组织和个人 学校等教育机构 父母或家庭其他监护人 举例说明(正反) 基本内容 实 施 主 体 内 容 复习方法一:平时学会用书本的知识去关注分析社会中的时事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32 你只要想想戒赌多难,就能原谅我为啥戒不掉网瘾! 1、根据漫画,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有:( ) (1)成年人要以健康的言行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 (2)家长必须戒赌才能对子女 进行教育 (3)家庭要创造适合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的环境 (4)国家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 司法保护 A 、(1)(2) B、(1)(3) C、(1)(4) D、(2)(3) 复习方法二:学习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B 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2、 2010年4月,温州市公安局要求:上下学高峰时段, 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至少派驻一位警务人员(交巡警、 社区民警),以加强安全防范工作。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 的( ) A、司法保护 B 、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家庭保护 C 不与歹徒正面冲突,能急中生智、巧妙周旋当然好,如若不能, 快跑也是最佳途径之一; 遇到危险分子,连扫把都是很好的武器; 逃离时让女生和小同学走楼道内侧,不要拥挤; 如有条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当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切不可当之任之,学会寻求法律帮助; ········ 3、(2010年湖州市中考题)某中学携手公安机关,开展了一场以“为了孩子的笑脸,我们共同守护”为主题的校园安全广场活动。警官和心理专家一再强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同时,还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避险的建议: 审题 切题 答题 反思 请问:(1)校园安全广场活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两方面保护? 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4分) (2)警官和心理专家的建议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避险的 方法,那么你知道青少年该如何学会寻求法律帮助吗?(3分) 审题(读懂题目)——先看设问、后看材料、提炼信息   把握观点、了解要求、揣摩意图  切题(回归教材)——联系知识、立体思维 多法并用 选择内容、建构思路 答题—— 看分答题 描述知识、事理结合、 自然衔接 导出观点 戴帽:切入语的观点要明确; 加标:千万不忘分段和分点; 采点:术语到位,尽量不用口语; 扣料:扣住题眼,引用材料; 挖坑:多角思考,详略得当。 反思——结论必然、要点完整 复习方法三:学会主观题的答题方法。 参考答案: (1)①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②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然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要给予未成年人 特殊的保护。 答题—— 看分答题 描述知识、事理结合、 自然衔接 导出观点 戴帽:切入语的观点要明确; 加标:千万不忘分段和分点; 采点:术语到位,尽量不用口语;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