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决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渗水问题 xxxxxxx施工工程 xxxxxxQC小组 发布人:xxx Text 一、工程概况 二、小组概况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 目录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效果检查 十一、巩固措施 十二、总结与今后打算 一、工程概况 新建动车段检修设施工程位于动车运用所存车Ⅰ场和既有成渝、成昆正线间,按年检修能力300列8辆编组动车组规模设计,总占地面积959亩,新建房屋18栋,建筑面积92279㎡。其中整编静调库、三级修及转向架库、材料库均为钢结构厂房,屋面天窗采用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天窗面积共22860平米,天窗檐口长度5700m。通过对以往类似工程的现场调查,天窗檐口处为渗水多发区,屋面渗水将会直接影响厂房的使用,为彻底解决天窗檐口的渗水问题,QC小组2003年7月开始围绕如何解决天窗檐口渗水问题开展了一系列PDCA活动。 Text 二、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xxxQC小组 小组类型 技术攻关型 活动时间 2013年7月1日——2013年9月30日 活动次数 每周2次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务 分工情况 职称 1 男 本科 组长 总组织 工程师 2 男 本科 副组长 总策划 工程师 3 男 本科 组员 总施工 工程师 4 男 本科 组员 施工落实 助理工程师 5 女 专科 组员 具体实施 技术员 6 男 专科 组员 具体实施 助理工程师 7 男 本科 组员 具体实施 助理工程师 三、选课理由 理由1 理由2 理由3 理由4 业主要求:本工程质量要求严格,屋面防水质量对于整个工程尤为关键。 公司要求:创精品工程,树企业形象,为用户提供质量过硬、使用功能齐全的工程,立公司品牌。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对于细部构造每一个地方都不允许渗漏。 小组对类似工程进行调查,发现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处渗水现象严重 解决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渗水问题 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图解 四、现状调查研究 QC小组全体成员利用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一个月的时间,趁成都雨季天气时对其类似工程的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处渗水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共调查点数210处,其中“渗水”现象发生点数68处,“渗水”现场发生率32%。统计结果如下表: 序号 项目 不合格数 不合格频率 累计频率 1 泄水孔处渗水 15处 7% 7% 2 密封胶条未与阳光板贴紧 53处 25% 32% 3 合计 68处 32% 调查发现“渗水”点68处,合格率仅为68%,远不能达到屋面防水质量要求及优质工程的质量需求。 类似厂房在天窗檐口漏水处全部打胶处理 五、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根据工程质量要求我们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解决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渗水率问题。 目标柱状图 现状 目标值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2% 0% 1、有项目部对本次活动的指导和支持。 2、整个QC小组成员,均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现场经验丰富。 3、项目部施工人员施工经验丰富、施工水平高,均参加过中、大型工程的施工,是一个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团队。 有利因素 领导 支持 人员有保证 能力有 保证 1、无类似工法可以借鉴。 2、本工程工期紧,给QC小组解决问题的时间紧迫。 不利因素 施工任 务艰巨 实 现 目 标 是 可 行 的 2、可行性分析 天窗檐口“渗水” 环境 方法 人 机械 材料 技术水平低 机械扭力不足 室内外温差超过5°,形成气压 技术交底不清 密封胶条无法压紧 密封胶条质量不合格 现场监督不到位 六、原因分析 我们QC小组成员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通过人、机、料、法、环对产生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渗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因果图。 水从泄水孔吹入室内 密封胶条贴紧不密实 三元乙丙胶条无粘结力 扣板无向下压力 自攻钉拧不紧 工人偷工减料 通过原因分析,我们找出产生聚碳酸酯双层板采光天窗檐口渗水的末端原因共8条,由QC小组成员经过调查分析,进行了要因确认,具体计划见下表: 编号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检查验证人 1 室内外温差超过5°,形成风压 检查室内、室外温度差值 现场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室内、外温度差超过5°时,形成的风压即可使水渗入室内 郭扬眉 2 机械扭力不足 检查安装机械扭矩是否能达到扭力要求 现场调查 自攻钉扭矩不得小于6N.N 熊伟华 3 质检人员现场监管不到位 检查质检员现场检查指导是否及时认真 现场调查 按项目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