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溶解性质的研究
Nature of the dissol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in the sediments of yangtze estuary
摘要
对采自长江口16个站位的沉积物进行生物硅溶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培养实验显示生物硅的溶解性质与固液比、生物硅含量、温度、表层无机覆盖物、溶解态铝的含量等有关;通过对沉积物培养,发现培养初期生物硅含量越高,硅酸溶出速度越快,培养后期硅酸浓度受溶液中溶解态铝的影响,如果生物硅含量相同,深层沉积物溶解活性低。
关键词:长江口 沉积物 生物硅 溶解性
引言
生物硅主要是指生源无定形硅,是硅藻、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通过生物作用吸收水中溶解态的硅酸盐,并以硅藻遗骸的形式保存在硅藻土中,硅藻生产力约占大洋表层初级生产力的40%以上[1]。大约60%的生物硅在海洋上层100米内溶解并参与硅的再循环[2-6],剩下的介壳沉降到海底[5][7]。当硅质有机体死亡后沉降到海洋底层,它们从海洋表层移走了有机碳,使大气中的CO2的降低。当硅质碎屑沉降到海底后还会继续溶解,溶解的硅酸又通过沉积物水界面返回到水体,最终海洋沉积物中只有表层产生的生物硅总量的3%埋藏在海底[5][6],因此生物硅的埋藏与溶解在Si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硅的溶解是海洋中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生物硅的溶解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样品为东、黄海16个站位的沉积物,通过对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并对沉积物中的生物硅的溶解性质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东、黄海沉积物中生物硅溶解性质的因素,以期对硅循环研究提供帮助。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1.1样品采集
本文样品取自“北斗号”科学考察船于2006 年10 月航次的16个站位如图所示。用多管采样器采集海底沉积物,现场分割柱状沉积物样品后,装入塑料袋中,立刻置于- 20 ℃冰柜中保存,然后将冷冻保存的沉积物样品用冷冻干燥方法进行干燥,研磨。
图1.2006.10沉积物采样站点
Fig1.2006.10 sampling stations
1.2沉积物溶解性质分析
利用一次培养方法,将一定量的沉积物样品置于0.7mol/LNaCl培养液中,放置于不透光培养箱中,定时震荡并连续测定溶液中硅酸的浓度。其中培养液的pH值用Tris和盐酸缓冲体系Tris不会络合溶解态铝时间间隔越小测定的浓度改变越,尤其是在实验开始阶段浓度变化较明显,需要间隔较小,到后期浓度变化不明显时,时间间隔可以略长,这样可以出一个完整的时间浓度变化BSi的测定是用化学连续提取法,沉积物样品经前处理后,用2mol/L Na2CO3 溶液于85℃恒温水浴中连续提取。对BSi 含量≥3%(以Si 计样品,方法标准偏差为0.055%(n=5),3%时为0.0045% (n=5),通过荧光镓法测定溶液中的铝 。
图2:2006年8月份和10月份表层盐度分布
Fig2: surface salinity distribution of 2006.8 and 2006.10
图3:2006年8月份和10月份表层和底层温度分布
Fig3: surface and botto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2006.8 and 2006.10
图4:各站点不同层次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大面分布
Fig4: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of different stations distribution
结果
2.1表层生物硅的大面分布
长江口表层0-cm柱状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大面分布。生物硅的含量从沿岸到外海域有递减趋势,结合长江口8、10月份的表层盐度分布图,发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层次在长江口东南和北部都有生物硅含量较大值。长江口表层硝酸盐从河口内部向外海递减,且与盐度有显著相关性,成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硅酸盐与硝酸盐的分布相似,也与盐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0.65 );磷酸盐的分布趋势虽与硅酸盐、硝酸盐相似,但与盐度的相关性为r=-0.38,这表现了磷酸盐特殊的生物化学循环特征,尤其在落潮期间,磷酸盐低值区在口外海区沿西北一东南方向分布,与浮游植物高值区的分布相吻合。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和浮游植物密度由近岸向外海递减,浮游植物数量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这与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基本一致,说明沉积物中的生物硅的基本了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
图5 不同固液比培养曲线
Fig5: Different solid-liquid ratio culturing curve
取H3-15站2-3cm层沉积物以不同固液比1.0、2.0、3.0、4.0、5.0置于200ml在20 ℃做培养实验,测定硅酸浓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