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祝 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底拍竣,当时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记录。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莉叶〉。事实上〈梁山伯与祝英台〉原名〈梁祝衰史〉。是越剧舞台上的保留剧目。当时的〈梁祝衰史〉按现代人的眼光分析,就是,迷信和色情的杂烩:梁山伯之所以和祝英台同窗三年认不出她是女子,是因为梁的魂魄被祝摄走;后来归还于他,他才明白她是女郎。“回十八”的路上,想着祝英台的梁山伯满嘴的黄色唱词。1940,袁雪芬开始越剧改革,〈新梁祝衰史〉上演时,祝英台成为天真、忠贞的少女,梁山伯则是个呆得可爱的书生,两人的爱情成为干净、明亮、永恒的悲剧。当时每次上演,台下经常哭声一片。就这样,电影版的前身基本成型。 3、下列对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正确理解是( ) ①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④文化竞争又排斥文化合作的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 4、文化交流与继承的关系是( ) A、文化交流不需要继承 B、文化继承可以离开交流 C、文化在交流中继承,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D、文化交流和传播是同步进行的 C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在文化 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 A、 “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社会实践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着眼于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 交流、借鉴和融合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的过程。 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 着眼于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途径。 ③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批判继承是基础,是起点;创新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之上融会新实践经验的升华创新,是发展;有批判继承才有创新,才能不断创造新文化。 ④注意: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首先是继承、保护、整理,然后是鉴别精华和糟粕,最后是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精华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创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造。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会徵正式名称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徵的设计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表现了举办地名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是中国人民奉献难奥林匹克运动的宝贵财富。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和夫人一行15人首次来到中国考察,品尝中国肯德基店的玉米、老北京鸡肉卷、澳门蛋塔等独具特色的食品后由衷的表示,比起美国的肯德基,这里的食品更加接近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更适合中国人的食品健康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能在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渡过难关,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2)、在文化 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类型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考点研析新人教版讲解.ppt
- 2015.3EEPO培训讲解.ppt
-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第二节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教新课标版讲解.ppt
- 《作业治疗技术》第五章治疗性作业活动(游戏活动)讲解.ppt
- 8.2_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讲解.ppt
- 131106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政策培训材料李海龙讲解.ppt
- 2015.3.16民主选举:投出神圣一票讲解.ppt
- (12.12)南京大屠杀讲解.ppt
- 9、(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讲解.ppt
- 2015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二1.3.章末整合(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各种人口图的判读)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