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驾驶的概念
在驾驶过程中不发生事故、没有事故隐患的行为。
安全驾驶要具备的条件:
课程安排
第一讲 驾驶前准备
第二讲 车辆日常检查
第三讲 上下车方法及驾驶姿势
第四讲 安全带
第五讲 死角认知
第六讲 安全驾驶知识
第七讲 驾驶生理学
第八讲 危险预测
第一讲 驾驶着装
合适着装的重要性
着装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间接原因。
着装原则
便于驾车时的活动,不妨碍视线。
驾驶前活动身体
头部、颈部、肩部、腰背、腿部。
驾驶的着装与准备
第二讲 车辆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是“确保安全”的根本;
有助于降低成本;
有助于防止故障;
保护环境;
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养成车辆日常点检的良好习惯
车外的检查——发动机仓
1、制动液
2、蓄电池
3、机油
4、发动机冷却液
5、风窗清洗液
按顺序检查,以防漏查!
车外的检查——轮胎
轮胎气压检查
轮胎磨损检查
轮胎的排水性能
合理
不足
轮胎的磨损极限标志
沟槽深度标记(极限尺寸:1.6mm)
第三讲 上下车方法和驾驶姿势
如何正确地上车
如何正确地下车
儿童的上下车方法
错误的驾驶姿势
太靠近方向盘
躺卧式驾驶姿势
正确的驾驶姿势
头部
后背
臀部
后视镜
安全带
腿部
第四讲 安全带
模拟试验(48km/h)
没系安全带的情况
正确系上安全带的情况
第五讲 死角认知
死角的概念
什么叫死角?
在驾驶过程中,不能通过眼睛或内外后视镜看到的位置。
死角在任何时候都不变吗?
1、随驾驶姿势变化;
2、随车型变化;(如CR—V与思域的死角不一样。)
3、随路况变化;(如在急转弯的路况的死角)
可以安装辅助工具(广角镜、倒车雷达等)
死角的分类
前后方的死角
后视镜的死角
支柱的死角
前后方的死角
前方的死角
后方的死角
后视镜的死角
支柱的死角
死角认知的要点
要以正确的驾驶姿势确认死角的范围。
充分认识到不同的车型,死角的范围也不一样。
上车前,倒车入库前都要亲眼观察车辆周围,以确保安全。
变换车道或左右转弯时,不能只依赖后视镜,要同时通过目视进行确认。
尽量避免驶入其他车辆的死角范围。
第六讲 安全驾驶知识
制动
制动与刹车距离的关系
例 0秒 反应 1.0秒
30km/h 13.5M
40km/h 20M
50km/h 27.5M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9M
4.5M
12M
8M
12.5M
15M
入库技巧
在左侧留约70cm距离
车速严格控制——
以50cm为半径的圆周轴转
慢
倒车入库技巧
1
2
3
4
把车从车边
贴近;
使车身左侧
延长线对准
拐角A;
直线倒车,
在角A处停
车
车辆倒入车位
转动方向盘,在
枢轴转向区的外
周上停车。
5
纵向停车
第七讲 驾驶生理学
人的视觉范围
感知色彩的范围
水平视野
垂直视野
一只眼睛可以观察到的范围:160°
两只眼睛可以观察到的范围:200°
中心视野:3°
垂直视野:130—140 °
运动视力
我们对静止视力认识较多,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运动视力实验
运动视力小实验
运动视力与速度的关系
运动时的视野
低速时
高速时
看上去很大,好象离我们很近
看上去很小,好像离我们较远
速度的错觉
减速前的速度
单位:Km/h
较长时间驾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实验(在英国做的实验):
车辆在一定速度行驶,要求减速到指定速度(不看时速表)
夜间行驶
0—24时事故情况示意图
蒸发现象
蒸发现象实验
第八讲 危险预测
海因里希法则
1:29:300
●数字的意义是
「1起重大的灾害(死亡·重伤)发生的背后有29起轻伤事故和300起的险情存在。」
作为警告,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安全活动中。
*海因里希的法则・・・美国的技师海因里希发表的法则,是通过分析劳动灾害事例的统计结果而得出的。
驾驶过程
交通状况
①识别
②判断
(预测·决断)
③操作
汽车动
影响驾驶的诸多原因(饮酒·疲劳·经验·态度・・・)
事故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匹克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一+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docx
- 一 《微写作•描述事物》(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匹克球运动 场地的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pdf VIP
- 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实验教学说课稿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
- TUNP-卧式操纵盘离心爆珠在线植入设备.pdf VIP
- 草布、衣服、床单被服洗涤服务方案.docx
- 2024年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鱼眼泡低洼地治理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