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糖代谢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糖有氧分解的因素 代谢产物的反馈抑制 ATP及ADP的影响 NAD+和NADPH的影响 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磷酸核糖用于DNA、RNA的合成; 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体内多种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或生物转化有关 维持谷胱甘肽(GSH)的还原状态 蚕豆病 发病机制: 体内缺乏6-P-葡萄糖脱氢酶,而蚕豆中含有蚕豆嘧啶、蚕豆嘧啶核苷、多巴、多巴核苷等具有氧化作用物质,可使G-6-PD缺陷患者中的红细胞谷胱甘肽(GSH)降低引发溶血 。 流行病学:为X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故男:女=7:1;每后五月为高发季节;两湖两广云贵川较多发病 治  疗:治疗上输血、输注洗涤红细胞常是抢救的关键,可一次或多次输注 临床讨论 病史: 半个月内有食新鲜蚕豆史,患病前1~2天内有取新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史。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有全身不适,畏寒,低热,头晕,无力,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一般持续2~3天。 (2)严重者可迅速出现高度贫血、巩膜轻度或中度黄染,尿色如浓茶水或酱油色。更重出现全身衰竭、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少尿或无尿等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3)肝肿大,少数可见脾肿大,面色苍白或苍黄,呼吸急促,重者见抽搐、昏迷,并出现病理反射。 1、丘脑的腹内侧核 2、下丘脑腹外侧和 作 业 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 糖异生途径所需NADH+H+的来源 糖异生途径中,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醛时,需要NADH+H+。 ① 由乳酸为原料异生糖时, NADH+H+由下述 反应提供。 乳酸 丙酮酸 LDH NAD+ NADH+H+ ② 由氨基酸为原料进行糖异生时, NADH+H+则由线粒体内NADH+H+提供,它们来自于脂酸的β-氧化或三羧酸循环,NADH+H+转运则通过草酰乙酸与苹果酸相互转变而转运。 苹果酸 线粒体 苹果酸 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 NAD+ NADH+H+ NAD+ NADH+H+ 胞浆 2. 1,6-二磷酸果糖 转变为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Pi 果糖二磷酸酶-1 3. 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Pi 葡萄糖-6-磷酸酶 非糖物质进入糖异生的途径 ⑴ 糖异生的原料转变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生糖氨基酸 α-酮酸 -NH2 甘油 α-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乳酸 丙酮酸 2H ⑵ 上述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进入糖异生途径,异生为葡萄糖或糖原 (二)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的调节 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调节酶,可以调节他们的活性来调节糖的无氧氧化。 对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的调节,是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点 (三)糖无氧分解的生理意义 1.少数组织细胞的主要供能方式 。 2.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供能方式。 3.某些病理情况下的供能方式 4.某些组织细胞如视网膜、睾丸、白细胞、肿瘤细胞 等,既使在有氧条件下仍以糖酵解为其主要供能方式。 5、为体内其它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一)有氧氧化的概念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 有氧分解是糖氧化分解主要形式。 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ATP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 部位:胞液及线粒体 * 概念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葡萄糖→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G(Gn)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丙酮酸 乙酰CoA CO2 NADH+H+ FADH2 H2O [O] ATP ADP TAC循环 胞液 线粒体 1、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 2、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HSCoA CO2 , NADH + 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总反应式: 特点:不可逆反应,生成ATP 3、乙酰CoA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二)、有氧氧化的调节 关键酶 ① 酵解途径:己糖激酶 ②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③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