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预防及挑战
摘要: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司法独立已经引起了法律界人士及广大公民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司法活动中,司法独立的实践却几乎止步不前。干扰我国司法独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干预是影响司法独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分析我国行政权能够对司法权干预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避免行政权对司法权干预的对策。
关键词: 司法独立; 行政权 ; 司法权
The theory of leading cadres of judicial intervention of prevention and challenge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China,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ature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the general citizens. However, in actual judicial activities, the practice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is almost stalle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n interfere with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China, among them, the executive power of judicial power interven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iary. O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power to interfere with judicial power, on the basis of the cause and the performance, to avoid the executive power of the judicial power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ature; the executive power; the jurisdiction
目录
引言 1
一、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两种情形 1
(一)“因私”的腐败性干预 1
(二)“因公”的治理性干预 2
二、领导干预司法的主要原因分析 4
(一)行政权自身方面的原因 4
(二)司法方面的原因 5
三、司法权独立公正行使面临现实挑战 5
(一)监督腐败性干预存在现实困难 5
(二)禁止治理性干预将遭遇多重压力 7
四、司法中去行政干预的对策 9
(一)行政权力观念的更新 9
(二)干预追责,建立领导干部插手案件的问责机制 9
(三)建立健全检察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9
(四)转变方式,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目前,领导干部对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干预,已成为个严重的问题,学者和社会对此多有批评。“行政化”干预造成了法院成为党政系统的个部门,司法权不能依法独立运行;法院内部“审而不判、判而不审、无人担责”,这违背司法的客观规律;层层审批延缓了审判周期,降低了司法效率;行政化运作方式为法院内外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制造了机会,滋生了司法腐败。过去体制的诸多弊端不断显现,因此需要尽快从制度上加以应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进行了全面规划,并从六大方面具体展开,“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保障司法权独立公正行使”相关制度措施是其中的个“亮点”。然而,制度规划与社会现实总是很容易存在距离,对制度的实践效果不能过于乐观。因此,需要客观考察实践中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具体情形及其背后的机理,进而衡量制度预防措施可能遭遇的实践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完善制度措施的对策。
一、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两种情形
(一)“因私”的腐败性干预
中国基层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在县城乃至小城市也是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拐弯”找到共同的熟人。这种现象在县域政界尤为严重’领导干部是个由熟人组成的圈子,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其中很多干部的父母、亲戚过去也是本地干部,互相之间非常熟悉。如在冯军旗所调研的河南中县,“干部家族”现象普遍,县域范围内产生副科级干部5个以上的家族有21个,4个的有15个,3个的有35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