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艺术手法又称表达手法,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学习目标
1 回顾诗歌的艺术手法
2 了解诗歌艺术手法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艺术手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学习解答艺术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包括: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
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
B.洞悉表达效果
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1、比喻
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别句子使用。如: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拟人的表达效果: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描写的物更形象、生动。如: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3、夸张
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表达效果: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更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如: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表达效果: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可使语言含蓄、简练,引发读者联想。如: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门前冷落鞍马稀
(5)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6)终岁不闻丝竹声
5.通感
利用诸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表达效果:感觉互换,化抽象为具体,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如: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书法艺术的境界1解析.doc
- 论外地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及提高策略解析.doc
-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解析.doc
- 论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解析.doc
- 论温室效应解析.doc
- 论文、读写迁移解析.doc
- 论文:浅析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解析.doc
- 论文: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矫正解析.doc
-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及其实例解析.doc
- 论文定稿3解析.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