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三: 2011年3月25日,审计署公布了“10省(市)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审计调查结果”。结果显示,18个项目建设用多种违规方式,骗取中央投资13915万元。针对上述违规骗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向相关地区出具审计调查报告,发出审计意见,并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督促整改。有关地区已经正在积极整改。 材料五: 2011年03月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征地拆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对违规动用警力参与征地拆迁的,因工作不力、简单粗暴、失职渎职引发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怎样监督 (1)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靠法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具体表现:政务公开 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政府要实行信息公开,公开“三公经费”。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③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公开“三公经费”是政府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增强的体现。 意义:?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46 6) (p47 10) 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尊重和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政府要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利。政府要依法行政 ③要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全体公民公正平等地享有基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④要建立和健全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努力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1、什么是政府的权威?(含义) 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政府的威信从何而来 理解: ①主体——政府 ②载体——履行职能 ③标志——人民认同(认可和接受) ④性质——威望、公信力 综合探究 2、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我国政府威信的体现 1、有威信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有威信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有威信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 4、有威信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4、区别有威信与无威信的政府的标志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事例一:近年来,吉林、山西、贵州、河北等一些地方相继发 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引 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迅速采取 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 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例二:由于采沙利润可观,在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宿迁市和徐 州市交界的水域内,大量采沙船非法采沙,严重破坏了河道并对航 运造成威胁,由于非法采沙活动从河底大量抽取沙层,一旦洪水临 大堤松垮后果不堪设想,生活在运河两岸的群众忧心忡忡。然而政 府相关管理部门非但不严格监管,反而相互推诿。就在这种谁都该 管却谁都不管的情形下,违法采沙一刻不停地进行。 思考:哪一个事例中的政府有威信?哪一个事例中的政府无威信?为什么? 事例一中的政府有权威,事例二中的政府无权威。 理由是:事例二中的政府部门没有依法行政;没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信誉差;缺少影响力和控制力;没有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没有将人民引上致富路等等。而事例一中的中央政府是有权威的: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如何树立政府权威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4电厂化学-煤化验试题.pdf VIP
- 运动木地板采购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习作指导】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doc VIP
-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ppt VIP
- 综艺节目制作流程规范.pptx VIP
- 领导干部盘点执行方案(1).pptx VIP
- 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 2025云南昆明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