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及第1—4章电子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辅导教师:谢宝生 一、导 学 1、课程性质:中央统设课。4学分。 2、学习安排: 教材、《学习指导》、面授3次、网上作业(占20%)。 期末闭卷考试(占80%),题型有:填空(6分);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18分);简答(36分);论述题(20分)。 二、政治学的创始人 “政治”概念始于奴隶社会时期。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创始人,著有《政治学》(前384年---前322年,柏拉图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347),古希腊哲学家,著对话录《理想国》,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学与政治研究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一)道德政治观 (二)神权政治观 (三)权力政治观 (四)管理政治观 (五)决策政治观 (一)道德政治观 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典型是儒家和古希腊学者的认识。 儒家政治学说的内容是德治和礼治,儒家学说的政治阐述寄托了对仁义礼智信的追求。 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二)神权政治观 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 与宗教结合,把政治合法性归于天或上帝。 (三)权力政治观 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认为政治就是用权,政治之道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近代西方政治科学奠基人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 (四)管理政治观 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被称为管理政治观。 孙中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他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五)决策政治观 政治是对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美国戴维·伊斯顿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同。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①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 ②一切借助于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 ③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 三、政治学与政治研究 政治学就是研究人们在特定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研究政治本质即政治关系及其规律。 研究内容可分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 西方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政治研究的现状 (一)古代围绕君主“治国之道”展开: 儒家以礼治和德治为内容,核心是仁政。 法家则强调“法”、“术”、“势”,主张明令显法。 道家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墨子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二)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 自秦(公元前221年)到晚清,君主专制政治达二千多年。 政治研究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而是如何治理国家。 从学科发展看,古代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直到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才有政治学课程。 二、西方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古典时代(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是国家。 神学时代(中世纪时代):使神学和政治学分家的是意大利马基雅维利。 理性主义时代(现代):16--17世纪后形成了社会契约、君主立宪、人民主权理论。 科学主义时代(当代):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政治。 三、政治研究的现状 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的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其特点是注重研究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 政治研究科学化难题:①数据问题②隐性价值问题③价值中立问题。 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态度,对公共权力也持肯定性倾向,政治设计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人治)。 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认为公共权力本身是“恶”,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法治)。 差异根源于人们对人性和公共权力的认识。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一、公权与私权划分 二、政治权力的特性和来源 三、政治权利的含义及内容 “公权”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私权”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