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世界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 从15、16世纪之交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最终确立,世界交往加强。20世纪中叶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 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下,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一些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家,提出了对自然世界的新认识。至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启蒙运动。科学与理性的弘扬呼唤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狂飙与改革的浪潮。 4、社会主义文明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经过艰苦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文明史观下的知识整合 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古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古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古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古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古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古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现代史 【高考例证】 (2012?上海单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全面看待应用文明史观,一方面哥伦布这一历史性活动开创历史之先河,把西方文明的种子带到世界各地,各国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另一方面,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世界市场的雏形也开始出现;再者在事实上给美洲造成了前文所说的灾难。 不同类型文明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与交融,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要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 【史观透视】 社会史观主要内容 1.基本内涵: 指从社会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社会史观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特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 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史观要点】 关键词汇 大众化、生活化 基本范畴 (1)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等。 突出视角 (1)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2)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中见大” 立意价值 重视历史上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全面理解社会想象的发生和演变,感受时代进步的脉搏。 2.启示借鉴 (1)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2)历史上重要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社会问题,动乱或战乱时期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 (3)关注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史实链接】 1、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使农民勉强自给。 墨家提倡节俭,主张“尚贤”,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 程朱理学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束缚人的思想。 到了宋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隋唐时期,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后,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社会风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pptx VIP
- 茶艺师岗位试题及答案.docx
- (正式版)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docx VIP
- 鱼菜共生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上unit1.ppt VIP
- Module 3 Unit 1 They're all my favourite festivals!(课件)-五年级英语同步备课(外研版一起).ppt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基本能力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演示教学.ppt VIP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餐厅服务(国赛精选)项目技术文件.pdf VIP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导视标识标牌系统制作安装方案(全面标准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