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讲解读.ppt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讲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他们甚至要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担任中国维新的顾问; 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深刻地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集救亡、改革、思想启蒙于一体的爱国运动.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它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改良 更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首先,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各有利弊:前者时间短,但代价高;后者时间长,但代价低)。在古今中外社会发展历史上,既有通过暴力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如美国等),也有通过和平改良实现社会发展的(如日本等),同时更有通过两种手段交替使用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如英法等国)。究竟哪一种手段更有利,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而应该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 其次,从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暴力革命更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理由是: 从必要性看,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太坚固,非暴力革命难以冲垮; 从可能性看,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中国缺乏和平改良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统治者的开明与宽容;民众的主动参与),但由于长期遭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却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与激情。 最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利用和平改良手段的推动。 小结: 尽管这些早期的探索都失败了,却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为中国人民最终实现“三个选择”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思考题 1.武昌为什么成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 2.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为何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4.叙述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 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6.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什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 * * * * * * * * 论点摘录 “《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地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的理想的社会的愿望。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向前发展,相反将使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4页。 一、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 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对近代中国的出路作出了初步探索(农民阶级革命派通过颁布纲领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空想性 《资政新篇》─进步性、局限性) 1、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 1、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 (拜上帝教教义—基督教与儒教的杂合) 2、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纲领 (两个纲领均缺乏现实可行性) 3、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太平天国起义失 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训它的失败表明: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一、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事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黄埔船坞公司,耶松船厂、砖茶厂、制糖厂、轧花厂、制革厂、羊毛刷洗厂;旗昌洋行、太古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