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刘金霞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请大家回顾在1840----1900年间中国人曾选择了那些救亡图存之路? 背景 鞑虏 封建社会汉族统治者对北方 少数民族的蔑称。 恢复中华 就是恢复汉族人的统治地位, 这是很狭隘的。 探究二:从这段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观点? 材料: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1905) 探究三(“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 材料: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 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寻找光明的路: 走自己的老路-----地洋务派(中体西用) 走英日的路-------资维新派(君主立宪) 走美法的路--------资革命派(民主共和) 走俄国的路--------无中共 (城市中心) 走自己的路--------无中共(农村包围城市) * * 他是中国的华盛顿; 他是中华民国的国父;他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实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孙中山 (1866--1925) 视频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 《马》《辛》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政治) 维护或保持封建制度的救国主张均失败 孙中山个人转变(个人)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 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 创立民国 革命的目的应该是建立一个没有皇帝的,以人民为主体的国家,也就是建立一个共和国,即民国。 平均地权 认识到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并设法加以解决;已经注意到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中的重大问题。 全面解决方案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民生 问题 民权 问题 民族 问题 中国社会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探究一:从这两段材料中,你能总结出哪些观点? 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1906) 材料一: 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同盟会宣言》(1905)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进步性: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正确认识清政府的本质 摒弃了笼统排满的复仇主义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解决了资产阶级革命迫切 需要解决的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权主义 进步性: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 民生主义 进步性: 局限性: 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社会革命]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进步性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要求、反映愿望) 局限性 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族主义 [核心] [前提] [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 评价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临时约法》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