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磁兼容设计技术 为确保EMC性能而进行的元器件选择和为确保设备电性能而进行的元器件选择同等重要。 PCB板上的电路走线在较高频率上会象天线一样辐射噪声,通过限制数字信号中不必要的谐波,能防止其高频谐波的辐射。选择数字元器件时,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考虑其低噪声特性随能量变化的比率。 含引线电感的频率响应 1.2微亨电感的幅频特性 1.2微亨电感的相频特性 大于负载阻抗串联电感阻塞噪声 元器件引线的磁场效应 元器件引线的电场效应 建立EMC意识(8) 电路或电磁辐射结构电尺寸小于十分之一波长时称电小尺寸,可以用集总参数模型处理问题,它遵守基尔霍夫定律。当电路的最大尺寸大于1/10波长时,必须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解释电磁场的分布特性。 合理的低频系统设计要遵循“回流原则”,即流过低频电缆束内的供电或信号的往返电流代数和等于“零”。 建立EMC意识(9) 合理的低频系统设计应避免“地回路”,包括直流“地回路”和通过较大电容耦合的交流 “地回路“。 电流总是要返回电流源(闭合)。但并不总是沿着电路图指定的路径返回,但一定是沿着最低阻抗路径返回。图11-6 屏蔽电缆电流低于某个频率电流流地线,高于某个频率电流流经屏蔽层。 信号返回路径说明 建立EMC意识(10) 高频情况下电阻器等效于电阻器与引线电感串联后再与跨接在引线间电容相并联构成的电路。 高频情况下电容器等效于引线电阻与电感串联后再串联在电容器的两侧形成的电路。 高频情况下电感器等效于一个电容跨接在电感上同时在引线两端串联电阻形成的电路。 建立EMC意识(11) 高频地线的阻抗包括电阻、电感两部分。在EMC领域,认为长于? ? 4的导线具有电压、电流驻波效应。电路频率很高时,很短的走线也会产生明显的辐射和感应。地线阻抗的存在可能引发干扰。 广义天线概念是指从电磁场的观点任何辐射元都可以看作天线效应。 “天线集合”概念是指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时多付天线一起工作,它们之间有可能没有直接的电气上的联系。人们常称这些天线为“天线集合”。 建立EMC意识(12) 高频接收电路内部噪声可能是放大器元器件和电阻噪声,外部噪声则多半来源于信号源、外界无线电波感应交流声、电容漏电流、接地线噪声、电源纹波、开关切换引起的冲击等等。一般来说在f10MHz以外部噪声为主,在f100MHz时,以内部噪声为主。 建立EMC意识(13) 广义阻抗匹配概念是电路间或设备间匹配都涉及到有用信号的传输和对无用信号或干扰的抑制。任何元器件、电缆、设备、天线间都存在耦合效应。 在EMC领域广泛应用,它所涉及的不仅是有用信号的传输,同时强调电路间或设备间对无用信号或干扰的抑制。总体给设备下达任务时应该特别提醒产品设计师在作设计方案时要尽量选择独立接口关系。 * * EMC设计原则(1) EMC设计应强调整个寿命期的整体兼容性,从方案论证阶段开始,贯穿到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总装调试、使用运行的整个寿命期。 EMC设计应遵从折衷原则,系统设计不追求单台指标最好,单机设计不追求单项指标最佳,以系统兼容为主要目的;如接收机灵敏度不是越高越好,在满足电性能指标前提下,适当降低灵敏度可以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又如发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只要满足电性能要求,适当降额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意发射。 * * EMC设计原则(2) EMC设计一定留有一定裕度,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但不是裕度越大越好。应根据分系统的重要性提出合理要求,力求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依设备对系统性能的重要性,设备失效可能造成危害程度,对设备进行分类。 * * EMC设计原则(3) 系统EMC设计要重视把系统EMC要求分解到分系统和设备中去,设备和分系统的EMC设计与该功能性设计同步进行。考虑设备和分系统EMC要求时,遵循对EMC标准剪裁处理,以防止过设计和欠设计。 EMC设计考虑的越早,可采取的措施越多,也越易见效,显然EMC经费使用也越少。 * * EMC设计原则(4) 在采取抑制干扰措施时,应把建立良好接地、搭接系统和合理布线放在首位,这是既经济、又实惠的选择;因为滤波器昂贵,还会引入不可靠因素,屏蔽措施常带来重量增加,这两项使用时要慎重从事。 重视采用回避和疏导等技术策略,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注意采用例如对辐射方向作方位调整等回避和疏导等技术策略,灵活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等分隔技术。 * EMC设计任务(1) 大的电子系统EMC设计需要用到力学、光学、热学、自动控制、无线电电子学、能源等多种学科的专门和综合知识,同时必须集构形设计、结构设计、热控设计、电源分系统设计、测控与通信分系统设计等综合考虑。而电子系统EMC设计是与上述诸设计均相关的全局性问题。 当前科学技术向高频、高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保护水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VIP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2014-2015期末考试.pdf VIP
- 果树栽培学完整课件各论苹果.ppt VIP
- 连锁酒店行业2025年扩张策略与风险规避报告.docx
-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10、任期制契约化任期业绩目标责任书(总经理).pdf VIP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B3505T 17—2024.pdf VIP
- 2024辅警面试问题及答案 .pdf VIP
- 副局长意识形态工作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