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共振成像 要点 发展历史 1946年,E.M.Purcell(哈佛大学)和F.Bloch(斯坦福大学) 2 个独立小组在几天内各自独立发现核磁共振现象,1952年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Bloch Stanford 大学 (1946)Physics Review 69, 127 Purcell MIT, (1946)Physics Review 69, 37 197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P.C.Lauterbur提出二维核磁共振成像(MRI)方法, 利用磁场梯度解决了空间信息获取的问题 Lauterbur,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73) Nature 242,736 Mansfield, Nottingham University (1973) J. Phys. C 6,L422 1976年实现了人体手部成像,得到第一张人体的MR图像(活体手指),1978年获取第一幅人体头部MR图像 实事求是地讲,Damadian应该算是最早把核磁共振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人之一。早在1970年他便把从人身上切除的肿瘤移植到老鼠身上,并观察到携带肿瘤的老鼠的核磁共振信号发生了变化(1971年《科学》) Damadian的工作直接启发了Lauterbur对成像技术的研究,他在认识到这一发现的医学价值的同时,也敏锐地意识到若不能进行空间上的定位,核磁共振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1972年《自然》) 1980:推出世界上首台NMR成像商品机。为与放射性核素检查相区别,改称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lmaging,MRl)。 1983~1984:美国仪器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4家公司生产的MRI机器上市,标志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成熟和MRI商品阶段的开始。 1985:第—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引进了第一台磁共振成像机 1989:第一台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由中科院安科公司开发成功 什么是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把核磁共振原理同空间编码技术结合起来,采用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 成像原理:用一定方法使空间各点磁场强度有规律地变化,核磁共振信号中的不同频率分量即可同一定的空间位置对应,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实现核磁共振成像。 MRI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磁波对置于静磁场B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1H)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检测技术获得组织弛豫信息和质子密度信息(采集共振信号)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通过图像重建,形成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和技术 医学MRI图像中,每个像素代表该位置上的磁共振信号的强度 MRI成像的条件 射频脉冲(激发原子核) 外加静磁场 具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受检体) 感应线圈 梯度磁场 计算机 MRI与CT的比较 成像机理 衰减成像 VS 共振成像 图像中像素的含义 衰减系数 VS 共振信号的强度 MRI成像特点 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和组织分辨力 解剖成像,并含有比CT更丰富、更深层次的生物信息,对脑和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软组织分辨率极佳 多方位成像 能对被检查的部位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以及任何斜面成像,且不必变动病人的体位,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 多参数成像 获取T1加权像(T1WI)、 T2加权像(T2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在影像上取得组织之间、组织与病变之间在T1、T2、T2*和PD上的信号对比,对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敏感 多种特殊成像 如各种血管影像、水成像、脂肪抑制成像、血管影像可以显示颅内的大多数血管,可无创性地做出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以射频脉冲作为成像的能量源,不使用电离辐射,对人体安全,无创 功能成像 弥散成像(DI) 灌注成像(PI)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 MRI的主要局限 空间分辨率不及CT 常规扫描信号采集时间较长,成像速度慢,不利于为昏迷、危重病人及躁动病人、儿童等做检查 禁忌较多 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金属假肢等病人不宜进行MRI 检查 不能对成像参数值进行有效测定,所以不能像CT 那样在图像上进行定量分析和诊断。 对含氢质子较少的组织,如钙化组织、致密骨骼以及含气的肺部等部位的显示远不如CT,难以对以病理性钙化为特征的病变作诊断; 设备成本昂贵,检查费用较高 MRI机与CT机 MRI图像 MRA(核磁血管造影) fMRI功能成像 核磁共振物理基础 原子核的一般特性 质子(proton), 带正电(荷) Z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测量技术(第5版)全套PPT课件.pptx
- QGDW 1152.2-2014-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第2部分:直流系统.pdf VIP
- 中小学学三年发展规划(2025-2028).docx VIP
- J-T-G- 5120-202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20CJ95-1:装配式保温楼地面建筑构造——FD干式地暖系统.pdf VIP
- 3 电子银行_纵横商务汉语 中级阅读2.pptx VIP
- 阿那亚品牌手册.pdf VIP
- 二氧化碳气瓶瓶阀爆破片爆破浅析 .docx VIP
- 隧道二衬施工缝缺陷处理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学期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