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有限元分析的作用 图1-6为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有限元分析模型及计算结果 3有限元分析的作用 图1-7为龙门铣床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计算结果 4、有限元分析问题的一般过程 确定位移模式 单元特性分析 单元刚度矩阵 整体分析 整体刚度矩阵 解方程组 输出计算结果 选择结果表示形式 结构离散化 选择单元类型 引入边界条件 解释结果 直接平衡法;功和能量法;加权残余法 消元法;迭代法 叠加法 5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结构离散(有限元建模) 内容:1)网格划分---即把结构按一定规则分割成有限单元 2)边界处理---即把作用于结构边界上约束和载荷处理为节点约束和节点载荷 要求:1)离散结构必须与原始结构保形----单元的几何特性 2)一个单元内的物理特性必须相同----单元的物理特性 单元与节点 单元:即原始结构离散后,满足一定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的最小结构域。 节点:单元与单元间的连接点。 节点力:单元与单元间通过节点的相互作用力 节点载荷:作用于节点上的外载。 注意:1)节点是有限元法的重要概念,有限元模型中,相邻单元的作用通过节点传递,而单元边界不传递力,这是离散结构与实际结构的重大差别; 2)节点力与节点载荷的差别。 节点载荷 节点力 非法结构离散 不同材料 节点不合法 典型单元类型 单元类型 单元图形 节点数 节点自由度 杆单元 2 2 梁单元 2 3 平面单元 3 2 平面四边形 4 2 轴对称问题 3 2 板壳单元 4 3 四面体单元 4 3 插值函数(或位移函数) 用以表示单元内物理量变化(如位移或位移场)的近似函数。由于该近似函数常由单元节点物理量值插值构成,故称为插值函数,如单元内物理量为位移,则该函数称为位移函数。 选择位移函数的一般原则: 1)位移函数在单元节点的值应等于节点位移(即单元内部是连续的); 2)所选位移函数必须保证有限元的解收敛于真实解。 注:为了便于微积分运算,位移函数一般采用多项式形式,在单元内选取适当阶次的多项式可得到与真实解接近的近似解. 位移函数的构造方法(广义坐标法) 广义坐标法 一维单元位移函数: 为待定系数,也称为广义坐标 位移函数的构造方法(插值函数法) 插值函数法 即将位移函数表示为各个节点位移与已知插值基函数积的和。 如一维单元 二维单元 注:Ni可为Lagrange、Hamiton多项式或形函数,在+1~-1间变化 6有限元方法的发展趋势 1、与CAD软件的无缝集成 在用CAD软件完成部件和零件的造型设计后,能直接将模型传送到CAE软件中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进行分析计算,如果分析的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重新进行设计和分析,直到满意为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水平和效率。为了满足工程师快捷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许多商业化有限元分析软件都开发了和著名的CAD软件(例如Pro/ENGINEER、Unigraphics、 SolidEdge、SolidWorks、IDEAS、Bentley和AutoCAD等)的接口。有些CAE软件为了实现和CAD软件的无缝集成而采用了CAD的建模技术,如ADINA软件由于采用了基于Parasolid内核的实体建模技术,能和以Parasolid为核心的CAD软件(如 Unigraphics、SolidEdge、SolidWorks)实现真正无缝的双向数据交换。 6有限元方法的发展趋势 2、更为强大的网格处理能力 网格生成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有些方面却一直没有得到改进,如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自动六面体网格划分和根据求解结果对模型进行自适应网格划分。 自适应性网格划分是指在现有网格基础上,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估计计算误差、重新划分网格和再计算的一个循环过程。对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在整个求解过程中,模型的某些区域将会产生很大的应变,引起单元畸变,从而导致求解不能进行下去或求解结果不正确,因此必须进行网格自动重划分。自适应网格往往是许多工程问题如裂纹扩展、薄板成形等大应变分析的必要 条件。 6有限元方法的发展趋势 3、由求解线性问题发展到求解非线性问题 许多工程问题如材料的破坏与失效、裂纹扩展等仅靠线性理论根本不能解决,必须进行非线性分析求解。 例如:薄板成形就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的大位移、大应变(几何非线性)和塑性(材料非线性);而对塑料、橡胶、陶瓷、混凝土及岩土等材料进行分析或需考虑材料的塑性、蠕变效应时则必须考虑材料非线性。 众所周知,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是很复杂的,它不仅涉及到很多专门的数学问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求解技巧,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为此国外一些公司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