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第四类 易燃固体的特性 ●易燃性(红磷、硫磺、萘、安全火柴; 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 硝化棉(25%〈含水〈28%)] ●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 (硅粉、锰粉、钛粉等) ●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 自燃物品的特性 ●极易氧化(黄磷、硫化亚铁、硫化钠、 烷基铝、油棉纱等) ●易分解 (硝化纤维片基、种子饼等)遇湿易燃物品的 特性 ●遇湿易燃性(金属钠、金属钾、铝粉、 金属氢化物、碳化钙、磷化锌等) 氧化剂和有 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本类物品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 ★氧化剂 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 ★有机过氧化物 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五类 氧化剂的特性 ●强氧化性(高氯酸盐、高锰酸盐、硝酸盐等)与易燃、可燃物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火药、氯酸钾与硫磺) ●助燃性 在火场中增大火势 ●易分解 受热、撞击、摩擦、震动、撞击极易分解(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醇、过氧化甲乙酮等) 有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有毒品分三级 第六类 毒害品的特性 ●溶解性 很多毒害品水溶性或脂溶性 较强。毒害品在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如氯化钡。 ●挥发性 一般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性越强,空气中存在的浓度高,已发生中毒。 ●分散性 固体毒物颗粒越小,分散性越 好,特别是一些悬浮在空气中的毒物颗粒,更易吸入肺泡而中毒。 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等。 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的特性 ●具有放射性,能自发、不断地放 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 ●许多放射性物质毒性很大。 ●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或者其他方 法使放射物品不放出射线,而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质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 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 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乙醇 钠等; · 其它腐蚀品 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 第八类 腐蚀品的特性 ●强烈的腐蚀性(硫酸、盐酸、硝酸、氢 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氧化性 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日常作业生产中接触到的化学品 1.乙醇(工业用酒精) 【个人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应急处理】 误服者可饮大量温水,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并就医。泄漏后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空间内的易燃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日常作业生产中接触到的化学品 2.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