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土壤耕性(soil tilth) 1、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也是一系列土壤物理性质和物理机械性的综合反映。包括: (1)耕作难易程度 (2)耕作质量的好坏 (3)宜耕期长短 2、土壤物理机械性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它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胀缩性以及其它受外力作用后(如农机具的切割、穿透和压板等作用)而发生形变的性质。 土壤粘结性是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土壤粘着性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土粒粘着外物表面的性能。 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的因素有: 土壤质地 土壤含水量 土壤结构 土壤腐殖质含量 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 土壤塑性(soil plasticity) 塑性(plasticity):指土壤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消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也称可塑性。 土壤塑性是片状粘粒及其水膜造成的。 塑性值(plastic index):上塑限和下塑限的差值,又称塑性指数(plasticity number)。 上塑限(upper plastic limit):土壤呈现塑性的最大含水量,又称流限(liquid limit)。 下塑限(lower plastic limit):土壤呈现塑性的最小含水量,又称塑限(plastic limit)。 塑性值愈大表示土壤塑性愈强。上塑限、下塑限和塑性值均以含水量%表示之,它们的数值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土壤胀缩性 土壤吸水后体积膨胀,干燥后体积收缩称为土壤胀缩性。 植物根系发生机械损伤 3、注意土壤耕作、改良土壤耕性 (1)防止压板土壤 (2)注意土壤的宜耕状态和宜耕期 (3)改良土壤耕性 思考题 1、什么是土壤容重?单位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土壤的容重?土壤容重有何用途? 2、什么是土壤的孔隙度?什么是土壤孔隙比?各如何计算?适宜作物生长的旱作土壤应有什么样的土壤孔隙状况? 3、土壤结构体有哪些类型?各出现在什么样的土壤上,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 4、什么是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 理想土壤三相比,旱作和水田 理想土壤三相比,旱作和水田 第 3 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3.1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一、土壤孔性 1、土壤孔度 土壤孔隙量 孔隙度(总孔度):孔隙容积/土壤容积x100% 孔隙比:孔隙容积/土壤容积 (1)土壤孔性 土壤孔隙的大小和大小孔隙的分布 (2)土粒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g/cm3 或t/m3),与土壤组成有关,常用土壤密度值2.65 g/cm3。 (3)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的质量(g/cm3 或t/m3),土壤容重的范围1.0-1.5 g/cm3 理想1.35 g/cm3。 组 分 密度(g/cm3) 组 分 密度(g/cm3) 石 英 2.60~2.68 赤铁矿 4.90~5.30 正长石 2.54~2.57 磁铁矿 5.03~5.18 斜长石 2.62~2.76 三水铝石 2.30~2.40 白云母 2.77~2.88 高岭石 2.61~2.68 黑云母 2.70~3.10 蒙脱石 2.53~2.74 角闪石 2.85~3.57 伊利石 2.60~2.90 辉 石 3.15~3.90 腐殖质 1.40~1.80 纤铁矿 3.60~4.10  土壤中常见组分的密度 疏松排列 紧密排列 47.46% 24.51% 孔隙度 理想土壤的最松排列(左)和最紧排列(右) (4)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 通过影响孔隙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自然因素(动物孔穴等) 人为因素(耕作,压实,结构改良剂等) 土壤有机质含量 (5)土壤三相组成计算 固相率 =(容重/土壤密度) x100% 土壤含水量(质量%)=(土壤水质量/干土质量)x100% 土壤含水量(容积%)= 土壤含水量(质量 %)x土壤容重 孔隙度= 1-固相率 =1-(容重/土壤密度)x100% 气相率 = 1-容积含水率 土壤孔隙比 = 孔隙度/(1-孔隙度) 即:土壤空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结构良好的土壤的空隙比应该大于等于1. 通气孔隙(aeration pore):孔径>0.02(0.06)mm,透水通气, 通常有空气存在其中,同时植物根毛、根系和微生物均可在通气孔隙中活动。 毛管孔隙 (capillary pore):孔径:0.02(0.06)-0.002(0.0002)mm。   对植物是有效的,而且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都可在其中生长和活动。 非活性孔隙(inactive pore):(又称无效孔隙、束缚水孔)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