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中医发展史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天士 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江苏吴县人(1667-1746) 主要思想: 他将使用了千余年的以“六经辨证”为主的外感病诊断方法,进一步发展为以“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为主体,由表及里的辨证方法, 代表著作: 《温热论》、 《临证指南医案》 后世影响: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吴有性 1580-1660,江苏吴县 学术成就:创立“戾气”说 代表著作:《温疫论》疫病是由“戾气”所引起;口鼻而入; 影响:科学创见;奠定温病学系统发展的基础 王清任 主要思想: “瘀血说”,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大法则 代表著作:《医林改错》 后世影响:瘀血证的立法及方剂的创立上,其发扬和革新有着很大的学术价值。 五、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 中医学发展缓慢 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的形成 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形成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废除中医的论争 唐容川——提倡中西医汇通 (1846一1897)四川彭县 主要思想:中西医汇通 代表著作: 《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后世影响:虽然限于历史条件、科学水平,未有成就,但其革新、发展的思想是可贵的。其血证治疗的经验和原则,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 张锡纯——提倡衷中参西 1860-1933,河北盐县 主要思想:中医包括西医之理;中西药并用;重实验、重实效(阿司匹林石膏汤) 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 后世影响: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为后世在药物应用上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陆渊雷——提倡中医科学化 1894-1955年江苏川沙县人 主要思想: 1、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实效 2、中医科学化必须吸取其它科学知识 3、主张中医科学化应从研究证侯入手 废除中医的论争 第一次论争:中医告负 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第二次论争:中医获胜 1929年的“废除旧医案” 第三次论争: “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 文革时期,中医倍受摧残。 上联:惨,无知,破四旧,万马齐喑,文化大革命,老中医遭摧残; 下联:悲,有罪,立三股,一派胡言,中西医结合,小大夫被毒害; 横批:中医危矣。 第四次论争:2006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 小结 阳 —— 阴 伤寒派 ——温热派 温补派 ——滋阴派 寒凉派 ——火神派 西医 —— 中医 当代中医学的展望 展望:道路曲折 普及性差——传统文化的缺失 后继乏人—— “弃中学西”异化培养中医学生 缺乏创新——中医创新严重不足成致命弱点 前景光明 1、西方医学的发展遇到瓶颈 2 、中医简、便、廉、效 3、国家大力支持 4、传统文化逐渐复兴 5、中医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良好 课外资料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罗大伦 《神医这样看病》——罗大伦 《这才是中医》——罗大伦 《走近中医》——唐云 《选择中医》——董洪涛 《思考中医》——刘力红 《字里藏医》——徐文兵 /luodalun / 中医学概论 知今需鉴古,无古不成今 —古谚 中医学发展史 一 中医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先秦两汉) 二 实用经验发展时期(晋南北朝隋唐) 三 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宋金元) 四 传统延续与创新时期(明清) 五 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清末民国建国后) 一 中医学术体系形成时期 标志:四大经典的产生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 作者待考 内容:丰富 成就:总结秦汉以来的医学成就;形成中医理论的范式 《黄帝八十一难经》 作者待考 内容:81个问题 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 成就:中医理论和诊断学 《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成书:大约东汉时期 流传:唐代失传 内容:365种药物(植物252;动物67;矿物46) 成就:东汉之前药物学之集大成;系统的总结秦汉以来医家和民间用药的经验,疗效确实可靠。 《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 内容:《伤寒论》六经论治,113方 《金匮要略》脏腑论治,262方(214味药) 成就:确立辨证论治的原则;方剂之祖 《中藏经》 作者:华佗 内容:《中藏经》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发展了阴阳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