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学()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保健学 (二)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保健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保健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概念 养生保健: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最早见于《庄子》内篇,认为养生保健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保健学: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人类生命生长发育、寿夭衰老的成因、机制、规律;阐明如何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以达到更好的生存状态、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 叫做“养生之道”=“养生保健学”。 二、目的和意义 目的: 长寿(社会+医学+个人)。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 学习的方法 :整体观念 、理论联系实践。 学习的要求 :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 意义:     适应当前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符合医卫服务重心前移的要求    为社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基本特征 中医养生保健学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 它涉及到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 特征: 1)独特的理论体系: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 2)和谐适度的宗旨 :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 3)综合、辨证的调摄 :综合调养,因人而异 4)适应范围广泛 :不同的人群,个人的一生 四、基本方法 形神共养,协调阴阳、 顺应自然、饮食调养、 谨慎起居、和调脏腑、 通畅经络、节欲保精、 益气调息、动静适宜 五、中医养生保健学与现代医学关系 1)各自的目标: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思想:强身防病,强调正气作用,防微杜渐治未病。 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医院扩大到社会。 2)相同点: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思维方法是一致的,中医养生保健学将在今后人类防病保健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生保健日益显得重要起来。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上古时期(萌芽)---源流:养生保健原始思想的萌芽 1)人类先祖已经注意到改善居住和衣着条件 2)火种的发现(饮食卫生) “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灸、熨” 3)劳动促进上古时期人类社会进步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命规律 支配、改造自然界 增长了智慧,强壮了身体,延长了寿命 (二)、先秦时期:中医养生保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由于金属工具的运用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提出了有关养生保健思想观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