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2008年2月 近年来中日关系的跌宕起伏引起国际社会和两国国家政要及普通百姓的热烈关注。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缔结30周年、《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1998)发表10周年。继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的“破冰之旅”和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007年12月来华进行“迎春之旅”,双方都期待迎来中日关系的春天。胡锦涛主席将于今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再次访日。中日关系的回暖引起世人瞩目。 历史上,中日两国的交往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多数时间里是友好的。比如说从历史书上可以看到,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特别发达,交流特别发达,当时的日本人,日本的青年最愿意触摸的地方就是中国,就是西安。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向欧美学习,并极力跻身帝国主义国家行列,加入瓜分世界的狂潮。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开始欺负中国,一直到二次大战。二次大战中日本野蛮地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重大灾难。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就是“中日的关系从历史角度看,可以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有学者概括中日关系有三大矛盾,我认为比较贴切地描述了中日关系的现实景象:第一,中日两国是最近而又远的国家。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国民感情上却很容易因触碰战争伤痕而导致相互疏远。第二,中日两国是最希望稳定但又是麻烦最多的一对国家。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泉纯一郎的表演,可谓大起大落:一会儿是参拜靖国神社,一会儿又友好有加。中方对前者每每提出抗议,最终还是要继续友好。第三,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是最清楚的,同时又是最模糊的。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再没有哪一对国家比这两个国家更深刻地感受到对方是与自己命运密切相关的,而在处理与对方的关系过程中又时刻因为面临情感与理智、历史与现实的纠缠而棘手万分。 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探讨中日关系这个大家熟悉而又容易引发激烈争论的问题。首先讲1972年复交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第二部分讲冷战结束后引发中日关系不断震荡的几个焦点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一下中日两国“政冷”的深层根源。最后再谈一谈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的中日关系。 一、1972年复交以来中日关系的历史演进 (一)1972年中日复交-冷战结束 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复交前和复交后两个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中日复交,在这一时期,日本追随美国,实行亲台反共的对华政策,遏制新生的中国,阻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并被美军占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于1952年恢复外交权时,与已失去中国执政地位的台湾国民党当局“媾和”和“复交”。 在中日未能复交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以民促官”、“渐进积累”地推动对日复交的方针,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日复交三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1972年9月29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日本与台湾当局断绝了官方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历届内阁对中日关系均相当重视,即使在中日关系因一些摩擦而处于某种低潮时,其维持长期稳定的“日中友好关系”的基本方针也始终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1978年8月12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复交以来,中日经贸关系有很大发展,从1980年的只有94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增长了20倍。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连续11年日本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1980年以来,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了3万多亿日元的政府开发援助(ODA)资金,成为对华援助最多的国家。在文化与民间交流领域,中日互访人数由70年代初期的每年数千人发展到如今的每年近500万人规模,友好城市达200多对,互派留学生数分别占两国接受留学生总数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二)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震荡与调整 从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后,中日关系经历了20多年的正常的、双赢的时期。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重新调整、重新定位的新阶段。 国际环境变化是导致这一新局面的外部原因。苏联解体和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美国逐渐把中国视为东亚地区的一个主要潜在对手,开始加大“扶日抑中”的力度,日本的对华政策也随之渐趋强硬。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日两国不断加强双边军事同盟,日本不断强化对美军事支援态势,增大了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压力,恶化了中日安全互信氛围。   日本国内政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