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浅赏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曲 音乐鉴赏2班 杨旭波一个久远的声音从历史深处隐然传来。  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乐器,发出琮琮的声音,仿佛阅尽沧桑、饱经世事的老人,又若热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 它是弹奏乐器。初时,以右手向前弹为琵,向后弹为琶也许,只有它,只有琵琶,才能娓娓的叙述《十面埋伏》这个中国的古老故事……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它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走进音乐世界的主人翁是刘邦、项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激烈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40万,刘邦仅有10万。当时,项羽若依范增之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有后面的楚汉之争,而心高气傲的项羽却犹豫不决,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了与自己抗衡的军事阵营。两军对垒,项羽以其势强多次发动主攻,而刘邦则坚持防守,在一次激战中,项羽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可还是让刘邦滑了过去。就这样,由于西楚霸王项羽一再坐失良机,错过一次次消灭刘邦的机会,致使其从几度面临全军覆没的绝境中死里逃生,重整旗鼓,为自己留下了终身的遗憾,最终,导演了这场历史上最有感染力的活剧。 《十面埋伏》表现的是公元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大战的情景,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据《史记》载,在垓下大战中,刘邦的汉军以30万的大军包围了只剩下10万人马的楚军,并设“十面埋伏”的阵法,将地处四面绝壁的垓下大营团团包围,使项羽陷入重围。深夜,箫声起处,汉军利用四面的楚歌来瓦解对方的斗志。楚营的官兵听到熟悉的乡音,思念父母妻儿之情油然而生,又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于是纷纷逃走。夜半时分,自知败局已定的项羽与虞姬诀别,仓皇突围。刘邦命数千铁骑穷追不舍,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了生死决斗,项羽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 古往今来,中原多少战事如过眼云烟,惟以此引出的故事而成为了千古绝唱。 长歌当哭,琵琶曲《十面埋伏》用写实的手法,以深刻的音乐语言和演奏技巧,再现了这一战役的全过程,是一幅绘声绘色的古战场音画。将这湮灭的英雄诗篇,一页一页地掀开,琵琶用它清丽圆润的声响,含着泪,淌着血,悲壮地、如泣如诉地弹出一节节短歌。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形式,全曲有十三个章节: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千年前的古战场。琵琶开始在高音区使用“轮拂”的手法先声夺人,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军营垒垒,战旗猎猎,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好像撼震山谷的号角声。此后,又用多种手法,表现了擂鼓三通、人声鼎沸、军炮齐鸣、铁骑奔驰等有声有色的壮观场面。?“吹打”是全曲中旋律性较强、气息宽广雄壮的曲调,琵琶用细腻的“轮指”奏出的长音,模仿古代军中筚篥的吹奏,形象地再现了汉军由远而近、浩浩荡荡、气壮山河的威武军容。 点将”、“排阵”和“走队”,以整齐紧凑的节奏,富于弹性跳跃的音调见长,琵琶用“扣、抹、弹、抹”的组合指法,演奏十六分音符节奏,又用“摭分”、“摭划”的指法,描绘出调兵遣将的情景和穿着胄甲、手持剑戟的士兵们在操练中迅速变换队形和矫健有力的步伐。 “埋伏”是一段内涵深沉的音乐,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和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神秘而又恐惧的氛围。夜幕笼罩着四野,伏兵神出鬼没地步下了十面埋伏阵。天低云暗,秋风瑟瑟,凄清的月光黯然失色,只有星星眨着狡黠的眼睛,窥视着静夜中潜伏的杀机。 “鸡鸣山小战”旋律的动向是先递升后递降,跌宕起伏,多变的节拍和连续无间歇的节奏型,既表现了鼓角相闻、金戈铁马的战况,又刻画了兵士们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情景。琵琶运用了“刹弦”的左手技法,发出犹如刀枪剑戟交错撞击的声音。 “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高潮。琵琶以快速的“夹扫”,表现雄兵百万席卷之势,铁骑纵横的雷霆万钧之力。在隆隆的炮声和哒哒的马蹄声中,突然,一声凄厉的、喑哑的箫音传来。幽远,如同哀怨的呜咽,又如同低沉的歌唱。那是一种绝望而感伤的乡音,那是一声声苍凉的直入骨髓的楚歌:“十年征战归无期,千里从军几人回?倘若战死沙场上,白发爹娘依靠谁?”那一夜的楚歌,如潮水般此起彼伏地从四面八方涌来,瓦解了楚军的阵营。大势已去,项羽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路,儿女情长。生死关头,项羽依然不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