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准规范编号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的编号由其代号、顺序号和发布年号(四位数字)组成 企业或组织自编的校准规范代号应与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有所区别 规范名称应简明、准确、规范、概括性强,一般以被校对象或被校参数命名,如不适用,应选用能确切反映其适用范围或性能的名称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号规则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准规范内容 一般包括: 封面、扉页、目录、范围、引用文献、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校准周期、附录、附加说明等 根据情况: 规范可不包括上述全部要素 但必须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范围、引用文献、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要素 所有要素应符合以上顺序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准证书或报告 校准结果是指校准结束后确定被校准对象的示值误差,不判断被校准对象合格与否,但需要时,可以确定被校准对象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校准结果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当校准是由外部完成时,可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表示;当校准全部由组织内部的计量功能完成时,可用校准结果记录表示。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信息 1、证书或报告名称; 2、校准机构名称和地址,委托方名称和地址; 3、证书或报告的唯一编号、页码、结束处的终止符号; 4、所依据的技术标准、规范或规程的代号及名称。若为部分依据时,可按“参考”的方式处理; 5、被校准对象的名称、型号、编号等有关信息; 6、被校准对象的接收日期,进行校准的日期; 7、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信息 8、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的说明; 9、校准环境的描述,包括温度、湿度等; 10、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11、校准结果; 12、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签发日期,加盖校准专用章; 13、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准对象有效的声明,未经校准机构同意,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准结果的验证 测量仪器在校准后,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对校准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该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被测对象的计量要求。因为不同的被测对象或不同的测量过程,所规定的计量要求不同,可能会有验证合格或验证不合格的两种结论。所以,测量仪器进行了校准,也不一定能满足所需要的计量要求。只有验证合格的,才能投入使用。同时记录和保存验证评价结果。 * * 中国计量培训 实施验证需要两方面数据 计量特性 一般包括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不确定度、重复性、准确度等级、响应特性、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漂移、响应时间等。 计量要求(测量要求): 一般包括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分辨率、稳定性、允许不确定度、环境条件、操作者技能要求等。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正结果验证判定 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最主要的计量特性之一。 因此,在验证时主要是比较示值误差与最大允许误差(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MPE)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同时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 * * 中国计量培训 校正结果验证判定 * * 中国计量培训 当被验证仪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测量范围,并对应不同的技术指标时,应分别对各个测量范围进行验证。对多参数测量仪器,也需要对各个参数分别验证。 仪器经校准、验证后,应贴上相应的状态标识: 全部合格的,加贴“合格标识”(绿色); 部分量程或指标合格的,加贴“限用标识”(黄色); 不合格的,加贴“禁用标识”(红色),并启动报废或维修程序。 * * 中国计量培训 三、仪器的期间核查 * * 中国计量培训 仪器的期间核查 普遍认为,只要对仪器进行了定期检定或校准,并确认合格,则出具的数据就是有效的。实际上,由于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电磁干扰、辐射、灰尘、温度、湿度、供电、噪声)以及移动、震动、样品和试剂溶液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对于使用频率高、易损坏、性能不稳定的仪器,并不能保证其检定或校准状态的持续可信。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有必要经常对测量仪器的性能进行核查,以便及时识别可能发生的超出预期范围的变化或失效,确认其计量性能是否得到有效维持或是否满足其使用要求。 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s),也称运行检查(in-serve checks)参照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JJF 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等的要求,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等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 * 中国计量培训 * * 中国计量培训 期间核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