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ay晶体结构的分析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ray晶体结构的分析原理.ppt

(3)、X光多晶(粉末)物相分析的意义 a). 由未知样品所得粉末图,测得 d n ~ I 值,与已 知样品相比较,以确定。 b). 可鉴别混合物中的不同物相,由各个物相的粉末 图叠加而成,含量多的粉末线强度大,反之则小。 c). 具有独特的优点: 如金属Fe和Al2O3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α,β,γ, δ四种变体的晶形,化学分析只能确定化学组成, 不能区分晶形,而粉末物相分析根据粉末图可加 以区分。 此外,此法还有不破坏样品,需样品量少,方法 简便等优点。 §2-5 衍射强度与晶胞中原子的分布 衍射强度 衍射方向:由衍射指标hkl 决定, 由于干涉和加强,不同方向的衍射 有不同的强度 晶胞中原子的分布:由晶胞中 原子的坐标参数(xyz)决定 一、散射因子 汤姆逊(Thomson)公式: O处的电子在X-射线的照射下,叠加一受迫振动,电 子散射的X-射线在P点的强度表示为: 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 对于一个电子: I0——入射X-ray的强度 e, m——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对于一个原子(序数为Z): Z个电子集中于一点成为带-Ze电量的点电荷,将 上式中的: e Ze m Zm 比较得: 原子散射X-ray的强度公式为: 实际上,各电子并非集中在一起,因而各自散射的 X-ray在同一方向的位相不同,将会发生干涉,使其 散射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即: 令 Ia = f 2·Ie f——原子的散射因子,相当于有效电子数,它与散射方向 和X-ray的波长有关。一般来讲,原子序数越大,核外 电子越多,则散射能力越大,散射强度越大。 二、结构因子 F(hkl) = ∑ j Fje2πi(hxj+kyj+lzj) F(hkl)有关因素 原子种类(由散射因子fi 表示) 衍射指标(hkl), 即方向 原子在晶体中的位置(xj,yj.zj) 电磁波理论:电磁波的强度与波的振幅的平方成 正比。 I ∝A2 (A为电磁波振幅) 由散射因子得: I ∝f 2 因此可得:散射因子f 相当于振幅A. 将各个原子的散射波 迭加起来得合成波 ~ f ~ F 即: 对于复晶胞,在衍射方向(hkl)散射X-射线的强度可 表示为: Ic = Ie· |F(hkl)|2 因此,通过推导进一步可得: NaCl回转图及摄取情况示意图 设使晶轴绕C轴转动,按劳埃方程,一切衍射方向 必须满足: 回转法示意图: l l=0 转动 c(cosγ-cosγ0)=l λ 若入射线与晶体转动轴垂直,即 γ0=90°, 则有: ccosγ=l λ γ =cos-1 l λ /c 凡l 相同的衍射线γ相等。另外,还必须满足劳埃方程 的另外两个方程,故实际的衍射图由分布在 l =0, ±1, ±2, …的各层线上的分立衍射点所组成。 在回转图中(底片): l = 0 — 第零层线 l = ±1 — 第一层线 l = ±2 —第二层线 … … ②、意义 ⅰ). 求得周期a. b. c 设Hl 是衍射图量得的第l 层线与第零层线的间距, R是仪器常数(即感光胶片圆筒的半径),则: 同样,若使晶体绕a或b轴转动,即可求得周期a和b. 因此, ⅱ). 计算晶胞体积V 若为正交、四方或立方晶系,晶胞体积V=abc 例题:用劳埃法测知黄铜矿晶体属四方晶系,用回转 法拍摄二张图,所用入射线是铜靶的 Kα线,其波长 λ=1.542?,晶体转动轴与圆筒形胶片的距离R=50mm, 绕[100]轴旋转时,测得中央线与第一层线的距离Hh= 15.38mm;绕[001]轴旋转时,测得中央层线与第一层 线的距离为H l =7.57mm,试计算在三个晶轴方向上的 素平移和晶胞体积。 解:当晶体绕[100]轴即a轴旋转时,有: 又绕[001]轴即c轴旋转时,应有: ? 1×1.542×10-8 0.757 = = 10.3×10-8cm = 10.3? 晶胞体积:V=abc=a2c=(5.244)2×10.3=283.2?3 ⅲ). 计算晶胞中所含原子或分子数 n = Vρ M/N0 N0Vρ M = ρ——晶体密度 N0——Avogadro常数 Vρ —— 一个晶胞的质量 M/N0——一个原子或分子的质量 二、Bragg(布拉格)方程 1、出发点 Laue方程是将晶体点阵视为由三族互不平行 的直线点阵交织而成,而Bragg方程是从另一角度 来考虑衍射,即将晶体的三维点阵视为与晶面指 标(h*k* l *)相对应的一组互相平行、间距相等 的平面点阵。 Bragg方程比Laue方程简单、应用方便。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