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史.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宋词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史.ppt

宋词的发展与演变 宋词繁荣之原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苏轼对词体的全面改革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王国维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当代的文学是什么? 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层出不穷,仅仅小说一个文类就出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新历史文学”、“70后美女写作”、“80后青春写作”乃至近几年的“底层写作 郭敬明 韩寒 安妮宝贝 春树 羊羔体 德国汉学家顾彬炮轰中国当代文坛事件,经过媒体炒作的“垃圾说” 宋词繁荣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即社会环境的需要 一、都市繁荣,市民众多,有娱乐需求。 柳永《望海潮》、林升《题临安驿》写出北、南宋时期杭州的繁华。 僧挥《望江南》歌咏成都:“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隘瀛州。” 二、北宋时期的社会风尚与时尚 (二)政治原因,即上至皇帝、王公大臣及士大夫喜欢与提倡。 北宋时期自上而下的作词热 “真、仁、神三宗俱晓音律,徽宗之词尤擅胜场,即所传十余篇,固已无愧作者。至若韩缜北使西夏,以离筵做《芳草凤萧吟》一词,神宗忽中批步兵司遣兵为搬家追送,而出疆使节,得以爱妾追随;宋祁以繁台街《鹧鸪天》一词,而蓬山不远,遂拜内人之赐;蔡挺以《喜迁莺》一词,而有枢管之命;苏轼以《水调歌头》一词,而获爱君之叹;至周邦彦以《兰陵王》一词,而追回为徽猷阁待制,则事所或有也。 南宋时期君上的提倡 南渡以后,流风未泯,高宗能词,有《舞杨花》自制曲,……则两宋词流之众,多由君上提倡,非啻一时风会已也。” [宋]宋徽宗 赵 佶《瑞鹤图 (三)文学本身方面的原因 古近体源远流长,至 唐代已达鼎盛的艺术高峰,难以企及,而词之题材和体裁均留下广泛的创作空间,故此宋词比宋诗有更多的艺术性和独创性,取得更高成就。 词牌826种,灵活性 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庄词媚曲俗 北宋词的发展 词艺开拓 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格律派) 词境开拓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苏轼 第一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晏殊、欧阳修(词艺的开拓)—范仲淹、张先(词境的开拓)—柳永词的新变 一、词艺的开拓 晏殊 闲雅有情思的晏殊词 欧阳修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 二、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 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 张先 切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王安石 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 三、柳永词的新变 闲雅有情思的晏殊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卒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宋史》有传。著作已佚,词集名《珠玉词》。《珠玉词》大多是在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其词主要继承五代词风,尤其是冯延巳,闲雅有情思。 神童 进士科考 罢相风波 晏殊为宰相,年辈较高,政治地位显赫,欧阳修等著名词人出其门下,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填词初祖”。 总的来说,晏殊词绝大部分是小令,题材比较狭窄,基本没有超出唐以来文人词的范围。 第一, 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写伤春感时、在寂寞中流连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特色。 第二,晏殊词典雅工致,语言浅而丽,意境深厚,情中有思,读之有低回反复之致。 晏殊的词虽写富贵气象却不落鄙俗,写艳情却不落轻佻,感伤之中还流露出一种闲雅的情调,或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怀抱,有的词还有一种深沉的理性与明晰的哲思。如《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寂寞衰迟、年光已尽的感触反映了一个雍容显达者的无名惆怅: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浣溪沙》) “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踏莎行》)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玉楼春》)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1007—107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