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 一、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范围 二、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分类 (四)湿热类:面色发黄发暗,面部油腻,唇红齿黄、牙齿黄、牙龈红、口唇红。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体味大。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异味特别大,臭秽难闻。小便黄赤、颜色很深。性情急躁易怒。舌像:舌红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 (五)瘀血类:体态状实,肤色偏暗,呈酱色或猪肝色,皮肤上多见静脉曲张,下肢皮肤触之干燥,有的呈鱼鳞样,腹部肌肉偏紧张,舌质偏暗,苍老。 三、高血压病高危人群预防保健的方法与技术 (二)高血压病人的保健方法 ③洗脚敷药 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泡脚,洗泡过程中可以揉按脚心涌泉穴,揉搓脚趾,洗后用药粉(牛膝30g,吴茱萸5g,其为细末,分10次外用),醋调后用胶布外敷于足心,第二天早晨去掉。 ④倒捏脊 俯卧位请家属或助手从大椎向腰部方向捏脊。 ⑤揉肚腹 病人仰卧,用两手重叠加压,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每次3-5分钟。 此外,还可以进行日光浴、森林浴、泉水浴等自我保健活动。 以上各种自我保健均应坚持长期进行,才会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对治疗后巩固疗效,功不可没。 谢谢各位! * 本指南适用于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一般指具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以及有不良生活方式,或情志过极等危险因素,但尚未达到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人群。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也应紧紧地抓住这几个环节。 (一)禀赋异常,尤其是一级亲属为高血压病患者。(二)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三)不良生活方式者,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者、 高盐饮食;久坐少动、素体易暴怒者。(四)长期情志失调或情志过极以及精神刺激者。(五)年龄≥40岁。(六)血压在120—139/80—89mmHg之间。(七)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个人体质辨识,一般分为以下五类:(一)平和类:无明显不适。(二)阴虚类:口干口渴,夜间为甚;手足心热,睡眠差;多食易饥,体形消瘦,小便多,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三)痰湿类:脘腹胀满,口中常有粘腻或甜腻感。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纳呆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或厚腻,脉濡缓。 (一)首先,高血压的发病与人的体质有关,肥胖者预防高血压,应适当减肥,合理减少摄入饮食量,适当增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的发病机会。有高血压家庭史者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更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其次,高血压的易患人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情绪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 预防高血压要调节好生活,尽量做到生活规律有序。要注意调节饮食,少吃肥甘厚味,适当降低食盐的摄入量,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 1)高血压的自我调治 ①自我保健 可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 ②按摩保健 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摩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此外还有擦腰背、点血压点等方法。 2)高血压的体育疗法 高血压自我调理的运动方法又称体育疗法,运动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是十分有益的。运动方法有多种,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病情等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 ①散步 一般在清晨进行,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每天50-100米,以不感到疲劳为度,适于高龄及病情较重者。 ②慢跑 一般在步行的基础上逐步过渡,逐渐加量,突出一个慢字,不求速度,以不过度劳累为度,活动15-30分钟。③太极拳 打太极拳可根据病情、身体状况,选练简化太极拳或等式太极拳。打拳动作要柔和,姿势放松,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可以成套路的打,也可以仅重复其中几个动作,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 ④气功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活动初期运动量宜小一点,时间短一点,看情况适当加量。运动有疏通气血,平肝潜降、宁心安神、降低血压等作用。 3)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肝衰竭的靶向性支持治疗解读.ppt
- 肝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解读.ppt
- 肝衰竭诊疗指南2007石家庄解读.ppt
- 肝衰竭诊疗指南2012解读.ppt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解读.ppt
- 肝素的应用解读.ppt
- 肝性脑病 护理讲课解读.ppt
-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_内科护理学解读.ppt
-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v2.0解读.ppt
- 肝性脑病病人护理解读.ppt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虚拟现实与全息投影互动学习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社团活动需求与学校特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雨水pH值监测实验报告:实践学习与环保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课程资源:校园植物季相变化与生态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超声的神经阻滞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阶段校园绿化植物品种选择与生态教育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苏常州市清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x
- 高中生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整合与教学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安防监控中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提升研究进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特殊教育融合教育中的应用:促进特殊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